翕合主旨 乐观奉献——访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望枥修女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

■赵兰英

  编者按:作为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第一批修女,时任修会副会长、《天光》报副总编,望枥修女并不为大家所陌生,特别是她的《望枥信箱》常常被大家所啧啧称道,已然成为了《天光》报的一个品牌。望枥修女学名张金华,“望枥”二字是她的会名,意即望着马槽,寓为一生追随基督,奉献自我,翕合主旨。2014年3月19日适逢望枥修女发愿25周年庆日,借此契机,笔者采访了望枥修女,听她讲述自己是如何回应圣召的,又是怎样与病魔做着不为人知的斗争的……她与《天光》报的情结又有多深呢?

  “长大了我也要做修女。”

  望枥修女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县小韩村堂区一个老教友家庭,其老姥爷(母亲的二叔)是神父,而她的大姨石培德还是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的修女。遗憾的是望枥修女生不逢时,她小的时候正是教会的特殊时期,教堂被关闭、修会被解散,这让她对信仰的认识显得很匮乏,只在11岁时由大姨代洗。上中学那段时期,在与大姨的朝夕相处中,让她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种清静、圣洁的独身生活。特别是凸显在大姨身上的那种修养与德表,给她内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她特别神往。当得知大姨是修女时,望枥修女高兴地和大姨说:“长大了我也要做修女。”尽管对“修女”这一特殊身份并不了解多少,对信仰的认识还很模糊,但“做修女”这个梦想已在她心里萌芽了。带着这个美好的梦想,她对大姨越来越崇拜了,也感觉越来越离不开大姨了。

  随着教会的恢复,大姨回到北京,而她1984年高中毕业后,为了找大姨,也只身前来北京打工。那时,她在北海公园上班,早晨先到教堂参与弥撒。1985年在南堂接受了补洗礼,开始真正走进了信仰生活,并参加了堂区的唱经班。

  “你的圣召阻碍极大呀!”

  怀揣着做修女的梦想,望枥修女对教堂更加青睐,几乎每天都要望弥撒。有一次,她在北堂参与弥撒时,意外地听到神父说:傅主教准备恢复若瑟修女会,面向北京招生,适龄女孩子可以到南堂报名。听到这个消息后,望枥修女着实兴奋了一番。她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来到南堂报名,可当负责报名的神父得知她是天津户口时当即便否决了,这让她一腔的热血顿时凉了下来,不过,她很快和那位神父辩解说:“天津市武清县原来就属于北京教区,是后来划出去的。”于是,那位神父就和她聊起了“家底”,竟然认识她的老姥爷和她的大姨,最后给出的答复是:回去等通知。这样一句简单的答复让望枥修女有点心灰意冷,她把这一切“不幸”统统告诉了她所亲近的大姨。大姨让她向大圣若瑟做九日敬礼,悉心听从这位“家长”的召唤。于是,望枥修女每天上班前都要跪在北堂若瑟祭台前默默祈祷半天,祈求圣若瑟接纳她加入若瑟会这个圣家。主说:“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路11:9)在虔诚的祈祷中,望枥修女终于等来了通知前去考试和体检的喜讯。但当时她面临的挑战仍旧很大,因为初学院地方有限只能录取12人,而报名的共有34人,招收的12人中已有6人确定,她只能在剩余的6人中碰运气。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望枥修女再次将希望托付给“圣若瑟”家长。在漫长的等待中,有一天望枥修女意外地等来了父亲,原来父亲是来给她送寄到家里的修会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望枥修女说自己激动不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教堂感谢天主。

  1986年9月4日初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望枥修女兴奋地入了会,但她由于工作没辞、会计学习还需继续,并不能立时住进初学院,于是院长特批她暂且不住在初学院,处理好这两件事后再入会。一个月后,辞掉工作,拿下会计证的望枥修女终于可以踏实地进入修会了。然而,就在她回家拿取行李时,发现母亲得了中风,连行走都困难了,她经受了又一次的圣召考验。当她好不容易陪母亲看好病回到修会时,又意外地得知父亲因着急母亲的病情而双目失明了。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中,她顿悟到了大姨的话:“圣召有阻挡”。就连她的汪院长都说:“你的圣召阻碍极大呀!”令人欣喜的是,望枥修女最终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让她更坚定了回应圣召之路,正如经上所说:“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既经得起考验,必能得到主向爱他的人,所预许的生命之冠。”(雅1:12)

  “一次次病魔缠身拉近了我与天主的距离。”

  望枥修女生性活泼,天资聪明,喜欢唱歌,又很善于交际。小时候的她是出了名的“淘气鬼”,中学时爱好体育的她成为学校的运动健儿,百米栏是她的专项。成为修女后,她身上的各种优点依旧表现突出,她先后担任过修会会长、副会长,还有初学院院长。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乐观向上、机灵能干的修女,背后却要忍受着一次次病魔的袭击。由于在作运动员时受过伤,让她今天承受了颈椎、腰椎、尾骨、股骨头等一系列病痛的折磨,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她几次晕倒在地,甚至出现病危的险情。她经受了好几次全麻大手术,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但在天主的助佑下都挺了过来。回忆起这些病痛,望枥修女表现得很平淡,她说:“我早已把自己交托于天主。每当在病痛中时,我就想到耶稣基督所受的苦难比这大多了,我的力量就倍增,而且也更加信赖天主,可以说,一次次病魔缠身拉近了我与天主的距离。”

  “请你来《天光》帮忙吧。”

  谈到与《天光》报的渊源,望枥修女说是一次巧合,也是天主圣意的安排。那还是在1996年,《天光》报刚有雏形。总编石洪喜老师到修女会给初学修女授课,望枥修女时任初学院院长,在接待中看到石老师拿了好多稿件在看,无意中便聊起了写作与校对的事。得知望枥修女上学时擅长写作,而且在校对方面也比较专业,于是石老师兴奋地对她说:“请你来《天光》帮忙吧。”一句诚恳的邀请,让望枥修女成为了伴随《天光》报成长的有力见证人。她回忆说:《天光》报当时很小,叫《快报》,一个月出一期,只有单张的一页。但对于当时信仰知识欠缺的教友们来说,仍是一个惊喜,报纸很受欢迎。特别是开通“心灵热线”后,更为教友们开通了一扇打开心扉的窗户。由于电话交流有很多的局限性,有人就询问能否写信给予答复,于是就出现了今天的“望枥信箱”。

  谈到“望枥信箱”,望枥修女感慨良多,她说一路走下来,全靠天主圣宠的助佑,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每收到一封信,望枥修女都很重视,她说这是写信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一定要认真对待,而且尽可能要让提问者满意。所以,面对每一个问题,她都要给予细心作答,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她会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甚至去咨询相关的专家或神父。正是这样,“望枥信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让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望枥修女说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所以,她由衷地感谢天主赐予她这样一份恩宠,也很乐意去帮助更多的人答疑解惑。

  随着《天光》报逐步走向正规化,并形成一定规模后,望枥修女也从当初的帮忙者晋升为副总编,这对她来说,是多年来为报纸倾注心血的回报,也是一份莫大的欣喜。她说:“《天光》报一路走来,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看到她从一个婴幼儿长成青少年,感到由衷地欣慰。希望《天光》报今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不仅能丰富教友们的信仰生活,而且能引领更多的教外人士走进教会,认识基督。”

  “天主无处不在,福传无处不在”

  望枥修女平易近人,特别在与她的交谈中,感觉极具亲和力,而这正是得益于她超强的语言天赋。每当叙述一件事情时,她总是绘声绘色、娓娓道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似在听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访谈中,笔者就有幸听到了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个个故事,而且是一个个真实的令人感动的福传故事:有在出租车上感动的哥的事;有在马路上骑车和交警对话的场景;有与佛教徒结缘而使之皈依天主教的奇事;还有很多在住院期间感动护士和病友而领洗的故事。望枥修女说为了福传她在外边从未隐瞒过自己修女的身份,而且总是借着机会向人宣讲修女是怎么一回事,再结合生活实际映射出天主教信仰的道理,讲创造天地万物的天主,最后再真诚地邀请对方有空来教堂看看。就这样,她结下了一个个福传硕果,同时还结交了一位位挚友。她说:“天主无处不在,福传无处不在。”是的,每个人,只要时时怀着福传的责任和意识,用真诚和热情播下的福音种子就一定会发芽。

  “修女要勇于担当,用行动去感恩。”

  现在,作为教区若瑟修女会副会长,望枥修女在谈到修会未来的发展时,表示充满信心和希望。她说:“作为修女,教会给了我们很多培育,在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方面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政府也给予很大帮助,特别是修女会去年危房改造,政府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教区又给予大力支持,让每一位修女都很感恩。我们就在想,此时若不为教会、社会做点儿什么,会觉得很愧疚。修女要勇于担当,用行动去感恩。” 怀着这份感恩之心,又响应一区两会提出的“爱德年”的号召,望枥修女透露了在修女们迁回新楼后,修会将实施一些爱德举措,要尽可能发挥每一位修女的优势,为教友服务,也为教会的福传工作不懈努力。比如和社区联系,为那些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每个主日为堂里的老人提供一次免费的早餐;整合修女的人力资源,举办一些相关的教友培训班,可以有灵修陪伴、儿童人格成长、心理治愈等。虽然这只是她与会长私下商议中形成的一些初步设想,但听着仍让人很兴奋,相信修女们投身到各种服务中,一定会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她们端庄的仪表、谦和的笑容、热情的奉献一定会带给大家一种正能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