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10-16 作者:天光编辑部
清代基督宗教题材外销瓷的艺术特色
清代基督宗教题材外销瓷在艺术表现上很多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人物造型和场景表现形式,不但瓷器画面中的人物是中国的人物形象,而且背景大都是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例如,上海观复博物馆藏的清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耶稣受洗图盘”,图中描绘耶稣在河中接受约翰施洗的场景。
发布日期:2025-10-16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9-29 作者:天光编辑部
清代基督宗教题材外销瓷的艺术特色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解除海禁,恢复了中国瓷器的大规模出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粉彩、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水平达到顶峰,瓷器外销也达到鼎盛时期,其中就包括大量基督宗教题材的瓷器。
发布日期:2025-09-29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9-18 作者:天光编辑部
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发布日期:2025-09-18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9-02 作者:天光编辑部
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当代学者研究证明,儒家的“礼乐”起源于氏族社会的“习惯法”,所以儒家礼乐制度首重“孝道”,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发布日期:2025-09-02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8-20 作者:天光编辑部
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外来宗教进入受容国,必须与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相适应,这是一条普遍规律,而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又表现出中国的特色,其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传承。
发布日期:2025-08-20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7-31 作者:天光编辑部
中国天主教美术作品——以中国画形式表现圣经故事
在画面背景选择上,使用中式屋室、庭院、花园等场景,或者是用中国传统山水画形式描绘的山林湖海。
发布日期:2025-07-31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7-23 作者:天光编辑部
中国天主教美术作品——以中国画形式表现圣经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圣经故事的天主教美术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表现圣诞故事的作品数量最多,主要有“圣母领报”(又名“天使报喜”,描绘天使报告耶稣即将诞生的场景)、“圣子诞生”(描绘耶稣诞生的场景)、“三贤来朝”(又名“三王来朝”,描绘东方的贤人得知耶稣诞生而前往朝拜的场景)、“逃往埃及”(描绘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带着刚降生的耶稣逃往埃及的场景)。
发布日期:2025-07-23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编者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中国化发展是宗教在中华大地上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被证明。
发布日期:2025-07-02 作者:天光编辑部
以“四个融入”提升宗教院校价值观教育
宗教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宗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宗教中国化的关键环节。“四个融入”指的是通过教育体系、宗教实践、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院校价值观教育。通过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发布日期:2025-07-02 作者:天光编辑部
以“四个融入”提升宗教院校价值观教育
宗教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宗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宗教中国化的关键环节。“四个融入”指的是通过教育体系、宗教实践、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院校价值观教育。通过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发布日期:2025-06-18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陈缘督,圣名路加(1902.3-1967.1),原名陈煦,字缘督,号梅湖,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讲师、教授。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擅长人物、动物画,在连环画方面也是贡献良多,作品部部经典,同时他也是中式圣像画的鼻祖。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6-17 作者:天光编辑部
图说中国化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5-06-04 作者:天光编辑部
五个认同: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融合
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发布日期:2025-06-04 作者:天光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