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做天主最爱的门徒——访东堂副主任司铎庞若望神父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

  ■赵兰英

  编者按:庞若望神父来自陕西渭南,由一位老神父起名为“若望”,也许便注定了他日后这种献身于主的铎职生活。生活中,他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总是喜欢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但在牧灵工作中,他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牧羊人,他愿意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天主赋予他的使命。生活中,他是如何回应天主的召叫呢?近日,采访了庞神父。

  庞若望神父小档案:1974年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农村世代教友家庭,圣名:若望。2000年9月至2007年7月于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学习,2007年10月21日晋铎,2007年12月至2011年1月在通州区贾后疃堂任副主任司铎;2011年2月至今于东堂担任副主任司铎。

  记者:从您的名字“若望”二字看,您一定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信仰家庭,请您谈谈您的信仰历程。

  庞神父:我出生于陕西渭南东塬总堂区十字山下,我的祖辈都信奉天主教,我出生四天后就领受了洗礼,成为天主的儿女。因为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但在信仰上很虔诚,所以由一位老神父给我起名为“若望”,希望我能成为天主最喜欢的孩子,因为若望是耶稣最爱的门徒。我有一位叔叔是神父,小的时候,记得经常有神父、修女来家里,可以说,我是在耳濡目染中打下了信仰的根基。

  记者:您是受叔叔的影响而步入圣召之路的吗?

  庞神父:不是,恰恰相反,叔叔是当初最反对我去修道的一个人。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中国有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叔希望我能在家,留在父母身边可以多帮助父母干些农活,更好地照顾他们。

  记者:那您是如何踏上修道之路的?您的父母对此是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庞神父:在我小的时候,身上发生了两件可以称得上是奇迹的事。一件事是我经常生病,当初农村医疗条件差,交通又不便。但每次有病时,总能遇到村里的那个赤脚医生从我家门前经过,给我扎了几针,很快就痊愈了。另一件事是,小时候,因为小孩子都爱吃糖,我在家中柜里发现一盒红色的药片,误以为是糖,便一下子吃了好几粒。当天晚上,我便口吐白沫,折腾了一夜,父母赶紧连夜带我从大山里去卫生站,到了卫生站,天已经亮了,我小便了一次后,竟然发觉没事了。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是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从这两件事上,父母更加信赖天主,也愿把我献给天主,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他们说:“天主给的,还给天主。”于是,我高中毕业后,1999年就进入陕西教区的备修院学习。后来,北京修院甄雪斌神父和赵建敏神父去当地招生,我便进入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真正走上了修道之路。

  记者:您在修院学习顺利吗?最终成功回应圣召的动力是什么?

  庞神父:在修院学习6年,觉得还是很顺利的。因为入修道院前,家人就和我说了:跟随主耶稣背十字架不是去享福,不是去做官,而是需要不断忍受各种苦痛,是去服侍别人。我已在心里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做好了要坚定跟随主的决心。来到修院,有同学的彼此关照,有神师的陪伴教导,我觉得每天生活很充实。在修院期间,基本上是大错没犯过,在小事情上不断完善自己,然后就是听从天主的安排。记得一位神师和我讲过,教会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听命,我就是在“听命”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步步地回应了自己的圣召。

  记者:您晋铎后被分配到远郊农村堂区做牧灵工作,当时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庞神父:抱着一种“听命”的精神,我觉得不管到哪里都是天主的安排,都要欣然接受。做神父要听从主教的安排,从修院的摇篮里长大,到一个相对艰苦的环境里锻炼一下自己,对我圣召的成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记者:您在贾后疃堂做牧灵工作,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庞神父:我到贾后疃堂的时候,正赶上教堂重建,所以做弥撒只能在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棚子里进行。有一天,我早晨洗了头发,头发还没干,就到棚子里做弥撒去了,当时也没在意,到晚上的时候,感觉喝水时就有水从嘴角流下,一照镜子,才知道自己嘴歪了。教友说,那是“面瘫”。于是,我就到城里去看病。生病后得到很多教友的关心,内心很受感动,也不觉得有什么苦。

  记得有一次我看病后刚到公交站,准备坐车回南堂,有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的人就和我说:“神父,我送您回南堂吧。”原来是一位教友,我并不认识,但他认识我,我当时感到心里很温暖,也很感激。还有,我到通县北苑、双埠头弥撒点儿下会的时候,经常是骑着一个电动车,天气热些倒没关系,遇上冷天气感觉腿脚就冻得没知觉了。有一次,我在路上还被马蜂蛰了眼睛,教友们看到我很辛苦,后来有教友主动开车接我去送弥撒。是教友的关心和帮助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去战胜困难。总之,我感觉教友的大力支持就是神父做好牧灵工作的最大动力。

  记者:这么多年在堂区开展牧灵工作,请您谈谈您的牧灵经验有哪些?

  庞神父:第一,要重视圣事。不管在任何时候,面对圣事,神父就像是消防员、急诊大夫,要24小时待命,这是一个神父最基本的职责,一定要做好。第二,就是要和教友打成一片,神父要很好地融入到教友这个群体中,了解教友的心声和需要,才能更好地做好牧灵工作。我在贾后疃堂的时候,会经常到教友家串门,以一颗真诚的心和他们聊聊天、喝喝茶,不仅拉近了神父和教友之间的距离,也联络了感情。由此,教友对神父有了信任度,也愿意帮助神父、帮助教会做些事情。总的来说,作为神父,心中要时时想着教友,要将堂区当成自己真正的家,和教友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把堂区建设好。合作很重要,比如,现在在东堂,我们三位神父就彼此尊重、彼此合作,本堂王和平神父虽说曾是我和于神父在修院的老师,但他在堂区并未将我们当学生看,总是以兄弟相称,也很器重我们,有什么事三个人共同协商、相互支持,共同目的就是将堂区工作做好。王神父很谦逊,他没将自己放在本堂的位置上,将原来本堂神父住的大屋子让给我住,让我很受感动。我觉得在一个堂区,神父能力大小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能团结合作、彼此配合,神父教友之间彼此共融,大家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的目标都是把堂区建设好,把教会的事业做好。

  记者:作为一位年轻神父,您对自己日后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对教友又有哪些忠告?

  庞神父:到今年圣神父才6年,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我要做好应战的准备,不断去完善自己,在修行、学识上去不断提高自己,以一种听命、忍耐的精神去适应新的环境。对教友们,我想说的是要理解和支持神父的工作,要帮助神父在圣召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如果神父有缺点,可以多提建议,但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方法。有什么样的教友就有什么样的神父,有什么样的神父就有什么样的教友,神父成圣了,教友就热心了。相反,教友热心了,神父不成圣都不由自己了。神父是教友的头,如果大脑中风,身体就瘫了。所以,神父教友要互相勉励、彼此支持,共同建树自己,齐心协力为教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谢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