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伦理的门槛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

王和平 著

  在生活中活出爱心需要经过三个程序:留意或注意、同情、行动。

  留意或注意,是爱心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们麻木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人的需要。因此需要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加强以锻炼。留意或注意他人的需要,事实上,我们在伦理上出现的很多欠缺和不足,就是来自于我们对于他人需求的疏忽和懈怠。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日程计划,每天忙忙碌碌,一心想着自己要做的事,对于别人的处境和需要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总是以为人人都很好,人人都过得很正常,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留意。

  但是,人生是充满奇遇和坎坷的,人是脆弱,最易受到伤害、磨难、挫折和打击的。其实,人是如此的脆弱,每一个人就像婴儿一样,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人的留意和关爱。我们之所以在留意关注他人的需要上出现疏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人生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困难、沮丧、挫折、孤独,失意等情形提上日程来,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都很知晓。

  一个有爱心之人,从他人的异常表现中看出的是他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如意、挫折和危机,看出来的是需要帮助的信号。没有爱心的人,从他人不寻常的表现中,认为他人是古怪等,给予他人的可能不是帮助,而是指责、嘲笑、讽刺和轻视。

  比如,在一个团体的饭桌上,当大家都注意到其中的一个成员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无精打采,一言不发,也似乎对大家的聊天话题不愿参与或不感兴趣的时候,有爱心之人,马上想到的是,他(她)为什么闷闷不乐。他(她)是否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如意事情?他(她)是否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他(她)是否家庭里出现什么事?是否在学习上,人际上遇到了麻烦?我能为他(她)做什么?我能怎么样走进他(她),了解他(她)的所需等等。但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见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想:这个家伙有问题,他(她)不喜欢和人说话,他(她)性格孤僻,不愿意和人交往,他(她)自私,不爱别人等等。

  有爱心之人用爱的眼光看世界,用爱的语言和行为来对待人。没有爱心的人用挑剔、指责、打击、仇恨的眼光看世界,用冷酷无情的语言和行为对待人。在生活中,人人都要去留意和关爱他人,人人也需要他人的留意和关爱。只有这样人才能生活在一个相互关爱、相互搀扶的友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达到成全;也只有这样,人才能活出人性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

  同情:爱心作为一种德行,是自发、自愿地帮助他人之行为。此德行是出自于人的内心,来自于良心的驱动,并非出于为了得到个人利益或任何企图。这来自内心的爱和行为是由同情来推动的。

  同情是感同身受,是心灵上的共鸣。有了同情,随之而来的就是怜悯。其实,没有任何力量比我们心灵的感动,感化更能够说服我们自己。当我们的心灵被触动、情感被感化,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甘心情愿地回应心灵的召唤。从而自愿、自由、自发地活出爱的行为。

  《路加福音》第10章记载了耶稣讲的一个有关撒玛黎亚人的故事。一个犹太人在旅途中遭到强盗的抢窃,被打倒在路边。一个司祭路过,看到这一幕后,无动于衷,悄然走过;一个肋未人路过,视而不见,扬长而去。只有一位撒玛黎亚人过来,看到了躺在路边奄奄一息的犹太人后,动了怜悯的心,把他放在自己的牲口上护送到客店,临行前做好了一切救治的安排,千叮咛万嘱咐店主好好照顾受伤之人。这位撒玛黎亚人之所以能做出救死扶伤的行为,就是因为他的心灵被犹太人的遭遇和被打的惨状所触动。从被打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被打,从被打人的痛苦中,自己感到了痛苦。与被打人的感同身受,情感交融激起了他的无限同情。我们常常做不到怜悯之爱的行为,不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别人的可怜,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对别人的可怜从理性认识的层面上升到情感的共鸣,没有达到感同身受的地步,没有使自己的心灵被触动,最后,以一种遗憾的心情扬长而去。

  行动是同情和怜悯的必然结果。显而易见,同情和怜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能帮得上忙。事情的最后效果不是伦理唯一的关注和评判的标准。一个伦理人的外在行为是内在素质的结果。伦理所关注的不但是能做什么样的事,而且也在关注要成为什么样类型的人。因为内在的德性素质,是外在行为的根本和源泉,为外在行为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而外在行为是内在素质的表达。要想在行为中体现出爱心,必须具备内在爱心的素质。(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