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一位好神父
发布日期:2020-12-07   |    作者:天光网站

 

——访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秘书长朱杰神父

●赵兰英

                                                                        

    编者按朱杰神父是一位标准的八零后,他高挑的身材,招牌式的微笑,带有磁性的声音,给人一种很阳光的感觉,又让人觉得平易近人。他酷爱学习,知识渊博,特别是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有一口地道的英语,更增加了他身上的魅力指数。就在刚刚召开的北京市天主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上,朱杰神父荣幸地当选为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秘书长。借此机会,本报采访了朱神父,听他讲述自己回应圣召的历程,感悟他与天主独处的经验,也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世代教友家庭背景 儿时梦想成为神父

       朱杰神父出身于内蒙古赤峰一个世代教友家庭。据朱神父推算,到他这里已是第十一代教友,三代圣召。赤峰教区朱问渔主教是他的太爷爷,他的大爷爷和两位叔伯哥哥都是神父。谈到圣召,朱神父说这是一份天主给的礼物。对这份礼物,朱神父在生命最早的记忆里(约两三岁)就开始期盼了,正如耶肋米亚先知书中,上主说的:“我还没有在母腹内形成你以前,我已认识了你。”(耶15)尽管那时幼小的他对圣召的认识还很模糊,但对做神父的渴望却是与日俱增的。朱神父回忆说,因为所处的环境独特,身边大多数是教友,小时候,他和伙伴们做游戏时,常常模仿耶稣、若望、西满、伯多禄,甚至犹达斯这些圣经人物来组织活动。在这种背景下,让他对圣召的认识日渐清晰、明朗起来。1996年底,他如愿到了教会的小修院学习,正式踏上圣召之路。19999月,他来到北京,继续接受修院培育,之后于2004年到菲律宾留学十年之久,取得圣经学硕士学位,并于2007117日光荣晋铎,让儿时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铎职之路充满艰辛 收获丰厚神形愉悦

       朱杰神父在菲律宾学习期间,除了在堂区历练自己外,还被乐仁传教修会(Lorenzo Ruiz Mission Society)邀请到一所贵族学校——培德学校(St. Peter The Apostle School)参与教育及管理工作。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朱神父感言:“累并快乐着,忙并充实着。”那段时间里,他一边要努力完成论文写作,一边要担负学校的管理重任,还要兼负堂区的牧灵工作,每天的生活极其忙碌,但生活却很充实。他记得自己有一天最多主持了五台弥撒,而且都是用英文讲道,内容还保持不重复。那时,年轻的他,生命力旺盛,让他有一种高度饱满与洋溢的感觉。作为一位过独身生活的人,他非但没有孤寂的感觉,反而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正如经上所说:“敬畏上主是人的光荣、夸耀、喜悦和欢愉的冠冕。敬畏上主,悦乐心神,赐与喜乐、愉快和长寿。”(德111-12)他虽然天天奔波劳累,但每天充裕的生活,有天主的眷顾和陪伴,让他有很强的幸福感,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平安、喜悦、宁静。 

修院工作沉淀心境 堂区牧灵拓展铎职

       201466日,朱杰神父圆满完成学业,从菲律宾返回北京,来到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协助师惠敏神父做修院教务工作。他说,再次回到修院,是对圣召的一种沉淀。在修院相对僻静的环境里,让他得以停下忙碌的脚步,有更多的时间去驻足、静默、归心,以此审视自己的心灵,更好地与天主独处,获取属灵的智慧,感悟使命的召唤。

        2016423日,接受教区的派遣,朱神父来到宣武门南堂担任副主任司铎。他说,作为牧羊人,自己喜欢和教友们在一起,更好地实践圣召,可以让圣召扎根更深。在南堂时,朱神父负责福传中心和慕道中心,每天接触的人很多,他比较外向的性格,加之谈吐风趣,颇受大家的欢迎,工作开展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在教会管理体制内,在堂区牧灵服务中,一贯严于律己的他给自己定位、定岗、定制。作为副本堂,他首先树立本堂意识——副堂是本堂的助手与帮手,主动配合本堂神父做好堂区的各项工作。同时,作为教区神父,他又树立教区意识——神父是主教的卫士与旗手,尽心尽力维护教区、拥护主教、呵护教友。

       在南堂,喜欢钻研的朱神父,不仅对这所主教座堂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其建筑风格有了细致的研究。他看到教堂上面是圣母显灵圣牌的图案,联想到教会对圣母的敬礼;又从教堂正面的比约十世教宗的牧徽,联想到教会对宗座领袖的敬重,这正显示了中国天主教教会就是从宗徒传下来的这一特点。朱神父说,南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又是首都的主教座堂,来访的人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的人都有,南堂堪称为“移民堂区”或“世界堂口”,南堂就像天主一样,呈现着大公精神和博爱品质,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接纳一切。

                                   

重返修院专做陶成 适应时代定向培育

       2017823日,朱杰神父服从主教的任命,再次返回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务与培育工作中。作为首善之区,需要什么样的神父?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神父?未来的中国教会需要什么样的神父?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朱神父在教学安排上有意识地做了增删与调适,尽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配合教区的要求,满全信众的期盼,让修生得到全面且有深度的培育与陶成。谈到修院的课程安排,朱神父说既要严肃,又要活泼;既要有弹性调整,又要有硬性规定;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既要有专业必修课,又要有副科选修课;既要有教会知识,又要有社会知识。

通过在修院里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朱神父深刻感悟到,修院强调学习,因为修院是学院;修院也强调技能,因为修院也是技校;修院还强调修为,因为修院毕竟是修院——一个陶成人格、培育品质的神圣之地。他说,修院不只是一所学院,而且要大于一个学院。修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修院更是培养修生德性、信仰、品质的地方。另外,修院也是一所技校,要培养修生的一技之长,通过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修生们考驾照,在书法、音乐及语言等领域内得以进一步深造。他还提到,修院要避免非黑即白的现象,不能走偏。要让修生有松有弛,生活在张力之中,尽可能让修生有强烈的自主性,自愿或自发地去承担一些任务与工作,而不是成为被强迫的被动者。要积极培育修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生命的韧度,拥有生命的平衡度。 

接受派遣服务外事 牢记教导克尽职守

        20178月,朱神父在南堂服务期间,还承担了教区外事办的工作。谈到外事工作,朱神父说自己一直遵从李山主教的教导——“善待‘外邦人’,照顾好‘旅客’”,主教套用旧约圣经中的事迹,希望那些远离家乡在京的外国兄弟姐妹们能得到来自教会的温暖。同时,朱神父还牢记主管外事工作的甄雪斌神父的谆谆教诲:亲力亲为、随叫随到、尽心尽力。正是本着这样的工作宗旨,朱神父在外事工作中做了很多事情,并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他分享说,外事工作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高大上,而是特别细小微,尤其是圣事服务,经常会有。他讲述有一次,一位马来西亚的教友在爬长城时猝死,接到消息后,朱神父立即赶到指定地点为亡者举行了圣事礼仪。还有一次,前任菲律宾驻华大使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病危,得到消息后,朱神父第一时间到医院为病人施行了傅油圣事。还有,一位美国的教友在八宝山要举行殡葬礼,朱神父也是及时赶到,没有拖延与抱怨,真正做到了亲力亲为、随叫随到、尽心尽力。

       朱神父还经常在堂区主持英文弥撒。尽管对此他已是“轻车熟路”,但依然会本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提前安排好日程,细心准备好讲道,按时到达堂区。他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更愿意把北京教会的风采展现给大家,尤其是国际友人,他觉得更应该注重形象,树立榜样,因为他是教会的新生代中的一员。

                                       

 神父教友互为共勉 彼此包容共同前进

       谈到在堂区的牧灵福传经验时,朱神父把神父在堂区的职能形象地比喻为三个汽车零件:刹车、油门和方向盘。他解释为,当教友们走偏时,神父要及时刹车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当教友们懈怠时,神父要适时鼓劲,让教友们重振信心;在福传的道路中,神父要时时把握好方向盘,引领教友们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朱神父还引用教宗方济各对神职人员的要求:一个好牧人在羊群中应有四个位置,有时在前面,是发挥引领和创新作用;有时在中间,是发挥凝聚和团结作用;有时在旁边,是给羊群足够的信任与空间,施展才华,同闯天涯;有时在后面,是让那些弱小的群羊能跟上队伍,体验到牧人与团体的关怀和陪伴、支持与鼓舞。在朱神父看来,一个好牧人可以同时出现在四种位置上,要从身体上、心灵上和信仰上更多地去关怀教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简言之,独行快,众行远。神父和教友需要彼此包容,相互支持,共同勉励,一起推进,才能让堂区和教会得到强劲的发展与持久的传承。

       朱神父说,在堂区里神父和教友是相互作用的。一位好教友必定是理解、包容、关心和支持神父的,同样,一位好神父必定是关心和爱护教友的。他分享自己在南堂时,觉得累了,偶尔在中午会休息一下。有一次碰上有人找神父,有一位教友就说:“别打扰神父了,神父已经很累了,让神父好好休息休息。”听到这样被理解的话语后,他觉得自己内心特别温暖,倍感欣慰,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样,有时神父对教友,也许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条祝福短信,一句生日问候,一张微笑的面孔,就给了教友们很大的干劲与激励,特别是福传道路上,神父教友携手并进,才能结下累累硕果。

       在时下快节奏的生活旋律中,每个人都在忙碌。朱神父说,神父也不例外,他们都在努力地成长,全身心地奉献着自己。特别是一些年轻神父,他们都很要强,愿意不断上进,愿意保持与时俱进,不仅要做牧灵工作,管理事宜,还要坚持学习,很辛苦。作为教友,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度好铎职生活,完成天主的召叫。

 铎职使命铭记于心 终极目标做好牧人

       12年的铎职历程中,朱神父说自己对圣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明朗。他分享,之前自己的祈祷意向可能有上千个字、好几页纸、一系列的意向与愿望,如今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好神父”,他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位好神父。

       成为一位好神父,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几个字眼,但背后蕴含的意义却极其深刻,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朱神父说,成为一位好神父,是承行天主的旨意,是对圣召的感恩;是遵巡父母的教导,表达对他们的孝爱之情;是对身边人祝福的回应,让他们的祝愿真正成为现实。所以,他希望自己永远不会改变这个愿望,也会时时铭记于心,激励自己度好铎职之路,回应好天主的召叫,如愿地完成天主赋予他的神圣使命。

审视自己私人定制 喜欢散步与主独处

       谈到如何度好自己的灵修生活。朱神父笑笑说自己有一套“私人定制”的灵修方法,那就是每个月至少有两次给自己进行退省。在这个神圣的时段里,他会完全地把自己放空,谦卑下来,归心忏悔,让自己赤裸地侍立在天主面前,与天主独处,细心聆听良心的声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于天主手中,从而获得净化、交付、补给。

       朱神父喜欢散步,这是他放松与释压的方式,也是提升自己灵性生命的方法。他会一边散步,一边祈祷;一边散步,一边沉淀;一边散步,一边默想天主的圣言,激发自己讲道的灵感。有时也会思考一些问题,在静谧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他分享说,散步其实就是散心。散步时长一般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间,在散步时,他让自己的心渐渐沉淀下来,并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一天里忙碌劳累的疲惫感消失殆尽。

       谦卑好学兴趣广泛 珍惜时光提升自己

       朱神父兴趣广泛,喜欢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酷爱读书。他会经常书不离手,不管走到哪里,都习惯带一两本书,一有空就拿起来读一读,随手翻一翻。长此以往,他竟然不知不觉地读了很多本书。不仅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而且陶冶了情操。

       学无止境,朱神父深感地处大都市,对神父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从方方面面去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全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修院工作,修院被称为教区的心脏,教会的重工业基地,承担着培育神父的重任,这给了他无形的压力,也成为他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当然,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催迫着他的脚步不断前行。

        朱神父不仅喜欢学习,也很善于学习。当别人觉得极度疲倦时,可能大多数会选择睡觉,而朱神父会选择读书作为休息与补给的方法。他说,每当自己觉得累得被掏空了时,就会找一本喜欢的书狂读,有时是灵修方面的书,有时是哲学方面的书,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让自己完全沉浸在书籍的美好意境中,似乎忘却了周围存在的一切,在读书的愉悦中,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视野得到拓展、心境得到纯净。有时,朱神父也会看一些喜剧或教会电影,以此调整自己忙碌的生活节奏,让心灵得到沉淀,让自己铭记修道使命与圣召初心。

       换届会领受新使命 新征程描绘新蓝图

       2019128-10日,北京市天主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成功召开。五年一次的换届会,为北京市天主教圣善事业开启了新的局面。在这次换届会上,选举产生了北京市天主教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朱神父凭着自己的品质和才华,很荣幸地成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当选为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秘书长。对此,他感言,自己会本着服从精神与合作意识执行主教的命令,尽心尽力开展教区的各项教务工作。

       谈到未来教会的教务工作,朱神父以自己撰写的一段祈祷词寄语了美好的期望,“主!请常常引导我,使我能够舍弃自我及占有,好使祢成为我生命中的主角。主!请处处教导我,使我能够像梅瑟那样脱下代表旧我与世俗的鞋子,而能够穿上圣德的衣装赤裸地侍立在祢的面前。我主,我的天主!请时时督导我,鼓舞我,充满我,使我能够与祢同在,像祢一样去劳作,同祢一起喜乐地去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