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高校宗教工作
发布日期:2024-09-20 | 作者:天光编辑部■张春贵 李鑫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高质量发展的主旨主线。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是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关键场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深刻领悟其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全方位进行实践路径的探索是做好高校宗教工作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使命。
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从我国国情和宗教工作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现实情况,推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其中最为核心的创新理论就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既有新时代宗教工作方向指引,又有权责分工、成效检验、保障支持等具体任务落实的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党同宗教界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我国信教群众人数众多,必须做好他们的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力量。
(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宗教发展复杂多元,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依然盛行,与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密切交织在一起。在当今国际冲突热点地区,战乱动荡的背后总有着宗教的影子。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依然面临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任务,需要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新形势需要新策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是符合新时代我国宗教工作实践特征的时代要求。
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在逻辑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首先要把握好其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高校宗教工作,它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从历史逻辑上看,它是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的外来宗教本土化规律的新呈现。从实践逻辑上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治理的历史现实经验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新进展。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不能离开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去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反对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消灭宗教。这就要求我们理解宗教现象必须与其所处的特定国家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解决宗教问题不应简单地非“抓”即“放”,而应把重心放在“导”,在因势利导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立足中国宗教实际,就如何做好宗教工作展开不懈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处理和解决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把握宗教的本质,开创性地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大决策,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二)历史逻辑外来宗教本土化是世界历史上宗教发展的通例。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借用中国哲学语言来阐释、传播教义。在后来发展中,有的佛教宗派始终保持自己的教义,越来越小众。有的宗派积极借鉴吸收中国哲学元素,最终形成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它是佛家,而在思想上又是中国的,并形成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却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友兰先生把这称作“中国佛学”,而不是“佛学在中国”。(未完待续)(摘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