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六位修女荣发圣愿25周年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毅思·鲍美侠修女 北京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2年7月28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做缝纫、在首都师范大学及清华美院学习。目前在北京教区上智编译馆服务。
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
回顾二十五年的修道历程,如一叶小舟逆流而上,是耶稣一直为我导航才走到今天,我只有用感恩的心回报教会。
保德·董小红修女 北京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2年7月28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协和护校学习,在天爱诊所、深圳南头堂区、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档案室服务,到韩国进修。目前任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会长。
亲爱的主,你在召叫、在等待、在期盼……,25年的修道生活,我就是在主这样宽大的胸怀下与欢乐中蹉跎度过。因为“上主自会照料。”(创22:14)
25年是如此的平淡,回顾昨日,宛如眼前。感谢主接纳了我,感谢兄弟姊妹们的祈祷、鼓励与支持。主把幼小的我给了父母,把青年的我给了教会,现今中年已过,生命无奈已经老去。还可以做些什么?还可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语谈吐;老年,我爱你的德行。”因为老年是历史的,为了一页一页地翻阅,我努力着。所以每天,我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因为主说:“……在你所作的一切事上,天主常与你同在。”(创21:22)我感谢……!
罗撒·李亚萍修女 北京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2年7月28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南堂圣物处、后桑峪尚智书院、延庆永宁诊所、北京慧灵、王府井教堂、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总务服务。目前任天颐安老院院长。
回首25年的奉献生活,时有步履艰辛,但又充满喜乐。感谢主内兄弟姊妹在这年月里的鼓励与祈祷,感谢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更感恩天主的仁慈眷顾。
“常常喜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得前5:16-18)
娜德·李海平修女 北京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2年7月28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协和护校学习,在天颐安老院、天爱诊所服务、曾任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会长、初学院院长、江西教区修女院院长。目前在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服务。
25年的修会生活不长也不短,感谢天主的眷顾,感谢主内兄弟姐妹的鼓励、陪伴与代祷,感谢天主赋予的一切。
“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30)
博呐·杨丽娟修女 北京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6年3月19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培黎大学学习,在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外事办服务,在意大利进修、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初学院、深圳安多尼堂区服务。目前在王府井教堂慕道中心服务。
我身体虽然逐渐衰老,心却年轻。
没有松柏那样挺拔,
没有玫瑰那般艳丽,
我是一颗紧贴着土地的小草,
不怕风吹,雨打和脚踏,
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灵修格言:“施比受更有福。”(玛5:42)
对信仰的感悟:信仰不是叶公好龙,虚无缥缈,而是在生活中见证出来。
对福传工作的感悟:只有以虚怀若谷的心,才能划向深处。
望枥·张金华修女 天津人,1987年3月22日在宣武门教堂入初学;1989年7月30日在宣武门教堂初发圣愿;2002年7月28日在西什库教堂发终身愿,曾在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财务室、相伯学校财务兼教务服务、曾任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会长、初学院院长、《天光》编辑部服务、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计算机专业学习。目前任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副会长兼《天光》报副总编。
在纪念中国主保大圣若瑟的喜庆之日,迎来了我发愿25周年特别恩宠时刻,此时,言语笔墨难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
25年的圣召之路经历了不同阶段,从1989年我发初愿的那一刻起,已被天主完全占有,天主的荣光在我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中被彰显、被举扬!无论我是美丽与丑陋、刚强与脆弱、光明与黑暗、笑脸与愁容、快乐与痛苦,天主都兼容并收了,使我在风雨中不断成长,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当主耶稣离开世界回归父家时,没有许诺跟随祂的人会一帆风顺、万事亨通,只许诺“我将与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有了这样的许诺,为我们这些献身于祂的人来说就已足够了。
25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不堪回首。然而“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咏23:1),“我所行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为能与人共沾福音的恩许”(格前9:23),在回应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