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恒毅枢机回忆录(摘登)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编著·刘嘉祥
八十一.真福和德理逝世600周年
1931年1月14日适逢真福和德理(Odorico)逝世600周年纪念,我应邀在其故乡的纪念会中作了演说:他以传教士身份,奉上司和教宗之名起程,在北平协助孟高维诺总主教,归化人灵,成绩斐然。但因“庄稼多,工人少”工作多年后,冒险返回欧洲,请求教宗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可惜,由于过度辛劳和千里跋涉的奔波,耗尽了他的精力,在意国北部伍地乃安息主怀。”
他享有宗座的差遣,而且他是一位善于祈祷、读书、劳动、克己的传教士。传教士不应有其它嗜好,或像毫无约束的志愿军,或世间利益的探险者与经纪人,而应是上主所派遣的人。
为何孟高维诺不为自己准备继承人呢?他是由教宗克莱孟五世(Clemens V)获有此权。从中国初期教会的经验可知,教宗的目光与远见是多么正确:为已建妥的教会委任本地神职领导,即所谓本地主教。
1月25日回到我所创办的育幼院,我为这些已长大的战争之子傅了坚振圣事。当我离开时,他们扑到我身上,痛哭流涕。面对这些被父母遗弃,可爱又可怜的儿童,我也情不自禁的哭了。
3月5日,我以“中国的危机”与“中国传教区有悲剧”为题作了一次演讲,当时传信部长、秘书长也在场。演说全文以“绝望中的希望”为名出版了。信德通讯社也对我作了访问。
八十二.划往深处
天主教在中国现代思想中,是否产生过几位受人重视的学人、哲士或作家?人人都说马相伯是位著名学者与司铎,但他仅是位文学家而非思想家。据我所知,他未曾撰写过一本为中国人阅读的护教著作。在文化园地里我们尚在等待。
胡适认定基督思想不能立足中国。他错了,他未洞悉天主教神秘默化的力量足可以改变文化,更新文明。
我们所归化的教友多为社会下层人士——有的是为得到外交保护,有的为物质利益,不能进到中上阶层社会。当然也有些知识分子教友,为教会增光,他们大多是来自老教友家庭,尤其以上海教区最为显著。我们急需精通固有文化的护教作家,以阐明信仰的真谛,创造有利的公教气氛,否则不易使中国归化。“中国教区,修会与神哲学院的创立,正是为未来美好的远景作准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