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恒毅枢机回忆录(摘登)
发布日期:2019-10-18 | 作者:天光网站◆编著·刘嘉祥
四十. 巡视赵家庄、正定
我来到赵家庄访问,万人空巷,欢迎场面空前盛大,全村都是教友,是未来中国教区的中心。我示意来访的教友代表就座,代理本堂神父说不妥,我告诉他待中国教友要和待欧洲教友一样才对。他马上说:“若在罗马,就照罗马习惯生活。”我为息事宁人不再勉强,但我心中还是不服。
我从赵家庄,经威县、彰德再转到正定教区。一群教友手拿两面法国旗欢迎我。坦白说,我更喜欢中国旗。外国旗帜飘扬在革命的新中国土地上,会误认为教友出卖祖国。
四十一. 创立主徒会
我早有创立一个中国修会的计划,“教会事件”通谕公布后,我的疑虑全消。两个主要动机是:(1)在中国,都视天主教为洋教;(2)教会须有一批博学的中国神父。
在各修会中都不乏中国会士,但都是外国的附属品。应成立一个本国修会,像在欧洲一样。英敛之的“劝学罪言”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因此,至少该有一些中国神父具有高层社会所具备的文化素养。这也是《夫至大》的理想。他们知道运用更恰当而卓越的方法,把信仰介绍给自己的同胞。正如早期教会利用希腊哲人的思想,把信仰介绍给西方学者一样;同样,孔子与中国贤哲也能成为真理的跳板,把中国人导向基督。
早在陪伴6位准主教到罗马的途中,我就撰写了新修会的会章。也请赵主教和孙主教过目,再呈送王老松部长审阅。他看了很高兴,并于1927年1月4日核准创会。
修会取名“主徒会”,以纪念基督派遣门徒作前驱,为福音铺路。基督也正要进入中国,主徒会应为祂铺路,就像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思想传扬开来一样。修会的两大特征是:热爱圣体和效忠圣座。希望主徒会在这个善良而生来就是基督徒的中国民族间,成为福传有效的工具。
我动用了一批美国捐款,在宣化城外购买了一个溪畔的山谷,作为母院。山侧有座古庙,没有买下,我的想法是:主徒会士们将以善表、布道和善行散发基督的清香,等四周的百姓皈依后,这座庙自然就归于我们。再把圣母像代替观音,其它保持原状,使之变为朝圣地。不久,一座中式的建筑落成后,旋即招生,陶冶首批会士的责任托给西班牙的赎世主会。
8月16-27日,我来到宣化,一方面拜访赵主教,另一方面视察主徒会。宣化城外的主徒会为爱玛坞会院,开创时期令人满意。会院为庆祝我祝圣主教6周年纪念日,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四十二. 赵怀义主教
我也进城视察了宣化——新成立的本籍教区。赵主教严肃而慈祥,工作顺利进展。我提醒中国神父要争气——服从中国主教。程有猷神父答得好:“我们服从主教,不因他是中国人或外国人,只因他那来自天主的权利。”
同行的神父亲眼看见中国神父彼此间和睦相处,也看到他们对赵主教有着亲密的回应和相互尊重,觉得他们堪作其它教区的楷模。
挥别宣化不久,该地战争爆发,难民避难到主教座堂。10月13日大雪之夜,赵主教巡视难民时,脱下斗篷,盖在一对母子身上后回到房间,不久就死在椅子上——为实践爱心而逝世。年仅48岁。赵主教擅长中国文学及教育学识,曾作过我的秘书达3年之久。我痛苦失一位知己,我想念他,感激他。
四十三. 北京辅仁大学
远在1912年中国公教学者英敛之先生曾上书教宗,请求在北京设立大学。10年后王老松枢机委托美国本笃会主席司泰来进行创校事宜。1925年正月司神父任命奥图尔为校长,并派3位本笃会士辅佐。进行购地和签署事宜。两位主教和法国公使虽不乐意,但仍不失君子风度。
最初只作了一些预案,到了1927年政府准予立案后,开办了文理学院,正式授予大学课程。9月26日正式开学典礼。政教首长和学者多人参加。我在典礼中说:“大学功能旨在指引不朽的人灵走向至高境界。要辨别真我和假我,前者重道德和责任,后者重游乐和纵欲。……校内不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应多研究学问,好能成为明日领导阶层中的中坚,以报效国家。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急需能干而清廉的人才,来挽救当前的危机,以走向新生。然而,能干而清廉的人才, 不是由毫无意义的学生示威游行所产生的,却是由理智与意志在严格纪律下而孕育的……。”
四十四. 雨过天晴
在革命风波缓和后,我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各处遭受迫害的教区,代表圣座去慰问一番。因铁路中断,有时要在海上或河内航行。所到之处,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感激。我几乎看到遭受风波的所有主教们。虽然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然而传教士都已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教友生活也恢复正常,只是仍心有余悸。修院、学校和慈善事业慢慢又重整旗鼓,传教热火比以前更炽烈。“我们好像死去,却仍然活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