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厚德”为进路,看耶稣圣心的慈悲
发布日期:2019-10-23 | 作者:天光网站●加辣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遇到很多人,与不同的人甚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往是很正常的,因此,冲突、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要解决、化解,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包容,但包容是以厚德为前提。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之所以有了五千年的经历,是由于这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这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以贯之(心理、性情、思想)的行为方式,其凝聚力、共同的信念也是维持协调中华民族的一种润滑剂和自强不息的新动力。特别是在文化、价值层面,像儒家的仁爱、忠恕,墨家的兼爱非攻给我们如何待人接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尤其是针对包容、宽恕有过非常明确的表达,像陈继儒所著的《小窗幽记》里有过明确的表达“涵容是为人处事第一法”,指出了包容、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吕坤在《呻吟语·应物篇》也有一个通俗的表达“察言观色,度德量力”指出肯为他人着想是第一学问,就是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换位思考。此外,在与他人交往时,拥有一颗宽大的胸怀是首要的,但做起来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孔子在《论语·述而篇》对人作了“小人”和“君子”之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明了身为一位君子,他的心胸是坦荡的,可以包容天下万物,所以,他每天都是快乐的。
《周易·坤·象》里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宽广,用“天”和“地”来作比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要像大地那样用其厚重的身体来承载天下万物,从不发出一声怨言,所以,在与人来往,以及人际关系中应效法大地那种能够包容万物的品性,做人德为上,作事德为先。
此外《礼记·孔子闲居》也讲过“三无私”。“天无私覆”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达官显贵,地位低下者,都为上天所覆盖;“地无私载”一个人无论是腰缠万贯还是身无分文,都为大地所承载;“日月无私照”,不管一个人长相是俊秀还是衣衫褴褛,日月照样给他阳光,使他温暖。《论语》里关于“恕”也有过很好的表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告诉世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若是持有这些优良的品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出现,社会、团体就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此外,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厚者,仁也、恕也。仁也,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恕为人之方”是实现仁义的方法。所以,要想将仁、义二字体现在生活中,就要避免去苛求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不要硬要加在他人身上,这样与厚道的品德不相符,人与人的关系就很容易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甚至发生分裂。“躬自身,而薄惑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因此,要想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包容,厚德,还要严于律已,对他人要宽,更不要求全责备,以挑剔他人的缺点,毛病为己任,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尤其是当他人有了缺失,犯了错误而进行批评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给他人一个反省的机会,好能使他悔过自新,这样,不仅是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他人,更能体现出我国固有的品德:厚德。
厚德在《小窗幽记·醒》有过明确的表述“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不可不忘”,告诫世人对施恩于我们的人要常怀有感恩之心,相反,当他人获罪于我们时不可永留于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一些现象,为了成就自己,而去践踏别人的名誉,甚至踩着他人的肩膀往上爬,这种现象对人际关系极为不利,与厚德的精神差之千毫,与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更是大相径庭,因此,《礼记·表述》说得好,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可见古人是如此反对那些掠人之美以成己者。
《圣经》中,特别是新约四福音所记载耶稣在世时言行就可以看出,祂 一再强调宗教就是爱的行为,所以,在生活中当他人有求于我们时,都要努力伸出援手予以帮助,在《玛》8、9章记述耶稣所显的10个奇迹如:治愈百夫长的仆人(8:5-13),使瘫子行走(9:1-8);治愈患血漏的妇女、复活会堂长的女儿(9:18-19,23-26),使瞎子复明(9:27-31);使哑巴开口说话(9:32-33)等,从耶稣所显的这一系列奇迹足以证明衪的慈悲、仁厚,而且对观福音中映入读者眼帘的常常是:祂一看到饥饿者,忧苦者,孤独者等动了怜悯的心,在此,与中国文化包容、厚德相遇,耶稣宽广博大的爱,祂的仁爱使祂见到“破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也不吹灭”(路12:20)而且彰显出的爱是崭新的,超越了旧约传统对爱的狭隘认识,如《肋未纪》中说过“你要爱你的近人如同爱自己”(19:18),这里所说的“近人”在旧约时代认为只有同族,同一信仰的人才是近人。耶稣来了,以祂宽广博爱的精神打破了限制兄弟之爱的藩篱,延伸到普世兄弟、姐妹的情谊“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 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祂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玛5:45-48)由此看到,耶稣的这种博爱精神使得种族、性别的岐视一概消除,而且在撒玛黎雅人有故事变得更为清晰,当有人问耶稣谁是我的邻人,耶稣就用这一故事予以答复,因为在当时撒玛黎雅人被犹太人视为异教徒(参见路10:25-37)。在此意义下揭示出无论是属于哪一个阶层或哪一民族,只要有需要时,就毫不迟疑地向他们伸出援手,而且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个比喻中看到了耶稣的慈悲为怀,宽仁与厚道以及他富有同情的爱。
在耶稣的整个使命中,宽恕罪人占着主导地位,祂说“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谷2:17)。当伯多禄问他:“主如果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要宽恕他几次呢,直到7次吗?”耶稣回答伯多禄说“我对你说,不是7次,而是70个7次”(玛18:21-22)。由这一对话透露出耶稣圣心的慈爱是如此的深厚,因为祂亲口说过:“我来,不是为作判官,而是作救主。”(若3:17;12:47)祂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1:29),为了赦免人类的罪过,甘愿倾流自己的宝血(玛26:28)。在祂在传教生活中,无论是对于患病的、受排斥的、穷人以及饥饿者,祂都同样给予特殊的关怀,这突显出耶稣圣心慈悲的本质。为了证明这些,从祂所行的奇迹中,如治愈病患,复活死人,变水为酒一系列事情表露出来。这与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厚德不谋而合;祂宽恕罪人,与税吏一起用餐。特别是祂每当看到处于困苦、危难中的人,“就动了怜悯的心”这在《玛窦福音》9:36;《路加福音》7:13;10:33节等处的经文有明确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