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铁山主教指导我成立英文唱经班(下)——访南堂英文唱经班创始人张广泰老师
发布日期:2019-10-24   |    作者:天光网站

■刘源

  张广泰老师与法国琴师De Boissy

  (上接第12期/总第430期)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广泰老师,您能谈谈南堂英文唱经班这些年来所做的工作吗?包括代表中国教会在对外交往中参加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作为一个教会团体在牧灵福传等方面的工作。

  张广泰老师(以下简称“张”):当年英木兰修女向我提出对外交流的几项原则中,第一项就是广交朋友。南堂英文唱经班在发展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了英修女的要求。我们以圣乐为桥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和外语水平,用专业水准的外文演唱博得中外教友的赞赏与认同,进而吸引他们加入到我们团体的建设乃至教会的建设中来,共同为中国天主教会的发展作贡献。

  因圣乐与我们结缘的朋友当中,有很多外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来自新加坡,为北京教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Peter先生、为中国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奥地利小提琴家斯利华先生、美国的Tony女士、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吹得一手好长笛的美国姑娘Carol、因中加人才互换交流来到北京大学教高等数学的Paul教授,以及澳大利亚的Peter、法国的琴师De Boissy、四位加拿大友人、西班牙友人(希望中国得到圣母庇佑,将曾在二战中显圣迹的圣母像赠予中国教会)等等。他们都为中国天主教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资料,都曾经诚挚地表示愿为中国教会欣欣向荣的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友人Carol(左二)、Tony(左三)与张广泰老师(右二)欢聚一堂

  此外,也有一些中国的,还未认识天主的歌唱家、音乐家因着在圣乐中受到的感动找到我们,最终成为与教会亲近的人士乃至接受了福音。

  在傅铁山主教的倾心付出与唱经班神长教友的齐心努力之下,凭借较高的艺术水准,南堂英文唱经班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一度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教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基本实现了傅铁山主教创立唱经班的初衷。外国教友对北京教区开设的外文弥撒,特别是高水平的弥撒唱经十分满意,纷纷慷慨解囊捐助中国教会。时任唱经班指导司铎的张天路神父曾做过一个小小的统计,每台英文弥撒收到的献仪折合人民币可达7000余元,而同期每台中文弥撒献仪的献仪平均为1000多元。

  南堂英文唱经班在希腊大使馆演出,时任希腊大使(左五)和夫人(左四)及使馆工作人员

  与唱经班成员合影留念

  世纪之交的十五年时间里,有很多国际圣乐团体主动与南堂英文唱经班合作演出。能够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代表教会为国争光,是唱经班最为光荣与自豪的时刻。南堂英文唱经班对外交流、重要演出包括:1998年7月19日同美国纽约州普莱申维支以马内利手钟乐团、卡头娜赞美手钟乐团联合演出;1998年同奥地利铜管乐团共唱弥撒;1998年为奥地利小提琴家斯利华先生的演出伴奏;1999年8月24日同美国宾州松峰大学(allen town cedar crest college)女子合唱团合作演出;1999年-2001年多次应邀到希腊、墨西哥大使馆演出;2008年为奥运祈福大弥撒中献唱(弥撒后外宾要求返场);2008年与荷兰一唱经班共唱弥撒;2009年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献唱;2009年参加为麻风病人募捐联合义演……

  来华访问的奥地利铜管乐团

  在努力提高音乐与外语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时刻不忘唱经班首先是教会的团体,始终肩负着基督徒个人灵修与信仰福传的使命。团体规定每月第三周的主日弥撒后是全体成员的灵修时间。灵修课程不得缺席,委托热心负责的老教友马芳济、于重力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教会的礼仪,分享个人灵修的经验。对于即将领洗的新教友,帮助他们找代父代母,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马芳济教友指挥唱经班排练

  作为圣乐团体,唱经班为北京教区培养出一批至今仍然活跃在各个堂区团体中的圣乐骨干。唱经班秉持“音乐福传”的理念,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作为最好的福传手段,让福传对象在神圣美妙的旋律中接受熏陶,因着对圣乐的陶醉,在琴声与歌声中投入天主的怀抱。在我负责唱经班的15年时间里,约有50人在圣乐的感召下归于上主的羊栈,领洗奉教。

  南堂英文唱经班是一个圣爱的团体。有一位从小是孤儿的外教区女教友,在她初入修女院接受培育时,唱经班的长者们像对待自己家的亲闺女一样,对她的照顾面面俱到。她感动地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儿的感谢天主恩赐她结识这样一个团体,唱经班的叔叔阿姨就像一个个充满爱德的天使,把她从苦难中拉起,在她身上彰显天主的大爱。

  参加唱经班的一位来自新疆的医生,在离开北京回新疆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当时这位医生伤情危重,她首先想到求助的是南堂英文唱经班,唱经班的全体成员也确实付出了全力去支援她。她说自己在北京举目无亲,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能有这么一个天主教的团体帮她遮风挡雨,渡过难关,让她真实地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记:您现在已经从南堂英文唱经班负责人的位置上光荣退休,作为亲历见证唱经班从成立到壮大,陪伴着她一路走来的老前辈,您对唱经班未来的发展有何希望和要求?

  张:我从唱经班退休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虽然不再负责具体事务,但还是对这个团体情难割舍,因此一直保持着关注。我退休之后唱经班的负责人也经历过一些变化。甄雪斌神父、刘振田神父先后担任过指导司铎,现在的指导司铎是年轻的“80后”朱杰神父。团体的负责人也从王非(负责约一年)、柳碧舟(负责约三年,后赴德留学)、田家声(负责约两年,后赴美留学)到现在的南美霞。总体来说,南堂英文唱经班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李山主教在纪念傅铁山主教逝世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傅铁山主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对圣教会高度负责与敢于担当的精神及谦逊的民主作风。我想傅铁山主教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办教精神、思想方法、工作作风,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堂英文唱经班是傅主教在世时亲自教导我成立的,当初他成立这个团体的一番苦心,唱经班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都无声地见证着她存在的意义,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南堂英文唱经班是傅铁山主教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念想。在这里我诚挚地希望带领这个团体的神长教友不忘初心,不论是谁继续负责唱经班的工作,都能够牢记傅铁山主教语重心长的嘱托,全力支持唱经班的健康成长,让她得以继续发挥作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