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铁山主教指导我成立英文唱经班(上)——访南堂英文唱经班创始人张广泰老师
发布日期:2019-10-24   |    作者:天光网站

■刘源

  编者按:2017年是傅铁山主教逝世十周年。傅主教在世时,作为教会的领导者,全国宗教界的带头人,乃至国家的领导人,为中国宗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天主教、北京市天主教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爱国爱教的高尚情操、荣主益人的光辉表样以及诚挚谦逊的民主作风成为了后来人学习效法的典范。十年后的今天,傅铁山主教的精神理念和杰出成就仍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和缅怀这位可敬的牧者,并努力继承他的遗志,沿着他曾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行。

  在这寄托了广大神长教友深深思念的时刻,怀念傅主教的声音不断响起,追忆先人的文章纷至沓来。作为南堂英文唱经班的创始人,张广泰老师特意找到了记者,想要通过回忆傅铁山主教主持成立唱经班,并始终对团体亲切关怀,指导唱经班一步步成长壮大,走向辉煌的经历,向世人展示傅主教的胸怀、眼界与智慧,表达对他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希望天堂里的傅主教仍然能得享天籁之音,为他曾付出过巨大心血的南堂英文唱经班祈祷,使之在圣神的助佑下,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傅铁山主教、陈世福神父(左三)、张广泰老师(右一)与前来赠送圣乐资料的英国朋友合影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广泰老师,能请您谈谈当年傅铁山主教成立南堂英文唱经班的初衷和经过吗?

  张广泰老师(以下简称“张”):南堂英文唱经班是改革开放以后,傅铁山主教为了促进我们国家外交事业与宗教事业的发展而成立的。

  1994年,法国和意大利大使馆向傅主教提议,希望北京教区能够为在京的外国信友提供英文弥撒服务,方便他们善度信仰生活。傅主教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欣然答应了这个请求,并迅速组织了第一台英文弥撒。他请教区“天爱”合唱团临时担任这台弥撒的唱经任务。让我教大家英文《天主经》和拉丁文进堂咏、《Ave Maria》等几首简单的弥撒曲目,唱经用专业演唱的标准严格要求,得到了外宾的掌声和喝彩。

  由于“天爱”合唱团还有教区赋予的其它重要任务,傅主教找到我,说国内眼下还没有正式的英文唱经班,我们要成立全国第一个由中国人演唱的英文唱经班。他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傅主教意识到,南堂英文唱经班主要面对外宾,她不仅代表堂区,代表教会,更代表北京,代表中国的形象。因此他要求唱经班“只能做好,不能做坏”。在当时,英文弥撒、英文唱经班等都是很多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为了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傅主教宣布南堂英文唱经班直属于教区外事部门管理。让我接受主管教区外事工作,对外经验丰富的英木兰修女的领导。英修女向我提出对外交流时的三个原则:1.广交朋友,有礼有节;2.展示中国和教会的精神风貌;3.遇到问题及时汇报。

  (编者注:力主成立南堂英文唱经班,是傅主教为中国教会发展殚精竭虑的一个缩影。为了扩大教会的对外影响力,使北京天主教成为中外交流的一道友好桥梁,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教会真正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在傅主教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推动下,南堂以打造“国际堂区”为目标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逐渐成为了北京市天主教对外展示中国教会乃至国家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直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国家驻华使领馆及外国友人在每个主日不间断地前来南堂参与弥撒。)

  南堂英文唱经班成立伊始,傅主教几乎是手把着手一点点亲自培育指导的。每台英文弥撒他都会亲自前来旁听。每个主日的晚上,我都会打电话给他,请他为唱经班的表现提意见。傅主教每次都非常认真,语重心长地向我提出好的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团体成立之初缺乏资料,傅主教就请他的英国朋友送来两本唱经方面的书籍。他还针对参与弥撒外国教友的情况,提出唱经班演唱要以英式发音的英语为主,辅以适量的法文和拉丁语。傅主教在百忙之中,仍然对唱经班事无巨细地关心着,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南堂英文唱经班发展迅速,形势喜人。

  唱经班的第一任指导司铎是陈世福神父。陈神父平易近人,谦逊风趣,很有责任心。他不但英文功底扎实,还是声乐科班出身,由他来做唱经班的指导司铎非常合适。在傅主教、英修女、陈神父等神长的悉心培育下,1996年1月14日,南堂英文唱经班第一次完全用英文演唱弥撒从头至尾的全部曲目,由此这一天成为唱经班的成立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举办纪念活动,邀请主教和神父们前来座谈。

北堂圣乐分享,时任指导司铎陈世福神父(左一)为唱经班录音

  记:原来如此,那么,傅主教为什么选择您来成立这个唱经班呢?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做的呢?

  张:傅主教选择我,我想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我自小在圣母会开办的小学和修道院学习,圣母会作为一个非常重视文化培育的修会,对语言的教学非常严格,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也是比较突出的。我在这里掌握了纯正的英语、法语、拉丁语等多门语言,也得到了高质量的圣乐教育。从小在教会学校上学,教会礼仪早已深入我心。第二,我曾经先后在东堂、北堂、南堂担任唱经班的负责人,有十几年组织唱经班的经验。第三,我在修道院、修女院以及社会上的学校里都曾经长时间地教授语言学的相关课程。作为教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傅主教了解我的情况,对我的教育背景、工作履历和能力表现等都表示认可。因此他把成立南堂英文唱经班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对此感到很荣幸,同时也深知唱经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傅主教对我们寄予厚望。在我七十五岁退休之前,负责唱经班的十五年间,我们的历任指导司铎有:陈世福神父、赵建敏神父、张天路神父、甄雪斌神父。这几位都是留学欧美归来,综合素质非常高的神父。那时候教区还经常就如何做好唱经班的工作组织专门的研讨。

  这样的重视程度使我备受鼓舞,我决心不辜负傅主教的重托,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唱经班带好。为了保证唱经班的高水平,建设一支能力过硬的圣乐人才队伍,我在积极选拔兼具较高声乐和语言能力的人才同时,邀请高规格、高水平的辅导老师帮助大家提高。请到了来自于代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高声乐水平的中央歌剧院的歌唱家——李家尧教授和他的妻子苏凤娟老师前来为唱经班做声乐方面的专业辅导。

  我自己也一直在唱经班的教学中摸索着经验,希望发展出一套最容易让人接受,最便于学生记忆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英文发声方面,我为了让大家了解如何发音才能显得更加地道,编了一套顺口溜:咬住辅音,拖住元音,多个元音找主要,别丢尾音,尽量后置,尽量连读,注意重音。掌握了这一套规则后,无论什么样的歌词,只需要对照套用,都能唱出地道的英文感觉。类似这样的口诀、方法,我还总结出了很多,全部向唱经班倾囊相授。这些经验和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成长提高,我就感到欣慰了。

  我对南堂英文唱经班的感情,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这个团体是傅主教指导我成立的,他告诉我,办好这个唱经班,能叫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能给天主教会在普罗大众面前增光添彩。他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又对我一再嘱托。傅主教的话我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一刻也不敢怠慢,付出了我的全部心力去培养她。如果一定要在所有的音乐团体当中选出一个最美的,我的选择就是南堂英文唱经班。(未完待续)

南堂英文唱经班合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