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天主召叫,活出精彩信仰人生——访朝鲜族教友全春梅
发布日期:2019-10-24 | 作者:天光网站■刘源
编者按:全春梅教友,圣名沙勿略。作为一名朝鲜族教友,她从高二开始受到主耶稣的召唤,逐渐走上信仰之路。许多年一路走来,在天主圣母的指引与恩佑下,她的生活历经坎坷,迈向通途。她的信仰也在生活的历练当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如今,她带着中国基督徒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发挥正能量的真知灼见,带着对天主教中国化未来走向的美好期许,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让我们共同来听现任职于国家民委直属单位民族出版社,常年站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最前沿的全春梅教友讲一讲,她的信仰成长历程,以及她对于信仰的思考与心得。
小档案:全春梅教友,女,朝鲜族。文学博士,诗人。现任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朝文室副编审。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朝鲜族女诗人协会副会长;民进北京市朝阳区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等。
天主召叫显恩宠,心有灵犀终受洗
高二时,全春梅留意到每天上学的路上有一座基督教堂。每当她经过这里,看到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时,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灵格外宁静。一天,当她压抑不住好奇的冲动,循着这份宁静走进教堂时,基督教的信友盛情款待了她。那是耶稣基督的种子第一次在她心中种下。
几年后,全春梅偶然间和一个朋友——一位天主教徒聊起了那次经历,并第一次在这位朋友的带领下走进了天主教堂。全春梅教友说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日子。当时是夏天,前来参与弥撒的教友特别多,大概全延边的天主教教友都来了。后来才知道,那台弥撒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会培养出的第一位朝鲜族神父的晋铎仪式。全春梅感受着弥撒的神圣气氛,听着身边的教友唱出“阿门”的悠扬曲调,看着身穿白衣即将成为神父的俊俏男子神采奕奕地站着。她陶醉了,一颗少女的心找到了信仰的归宿。
上了大学以后,全春梅虽然尚未领洗,但是心中仍然割舍不下圣堂。和以前一样,与圣堂有关的一切对她都有着一种奇特的吸引力。现在想来,耶稣对她潜移默化的引导从未间断,所以虽然没有人向她传教,甚至还有些来自世俗观念的误解和阻力,她仍自己摸索着来到了天主的跟前。“因为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罗8:14)
1994年读研究生时,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进堂的全春梅偶然间又去了教堂。刚好碰到了她第一次参与弥撒时晋铎的那位神父和自己的另一个朋友——一位初学修女。在神圣气氛的感召下,她毅然决定领洗。但当她第一次鼓起勇气想要走进领圣体的队伍时,初学修女拉住了她,告诉她必须要领洗之后才可以领受圣体。当时全春梅失望极了,虽然还不了解那个“无酵饼”所代表的意义,她的内心却强烈地驱使着她去“吃那个饼”。这种渴望正是天主对全春梅的召叫。
1996年圣诞节,全春梅领洗入教。成为家乡当地第一个领洗的研究生。
疏远信仰心纠结,圣神指引得喜乐
全春梅教友1997年来到北京发展。刚开始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从小到大都是在朝鲜语的环境下成长,听不懂汉语弥撒,这让她对进堂产生了些许恐慌心理。随后几年,语言的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原因又使她许久没能进堂。她在心里向耶稣忏悔,求耶稣原谅她的疏离,求上主允许她退休以后再回归圣堂,把多年来的遗憾加倍弥补。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没能活到退休怎么办呢?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还能找到自己心中一直向往的永恒吗?
正当全春梅教友心烦意乱,左右为难之时,天主圣母为她指明了方向。2003年,她走在街上时突然觉得有一位头戴蓝色头巾的妇女站在自己身后,慈祥地望着自己。当她回过头去想仔细观瞧时,却发现空无一人。她意识到一定是圣母见她难以抉择,便向她显现,希望令她醒悟,解她烦忧。几年后,类似的情形再一次出现。
到了2011年,耶稣苦像又开始在全春梅教友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耶稣的双脚,一抬头就能够感受到耶稣的体温。当时她整天哼唱以前在教堂里唱过的一首动听的韩语圣歌,歌词大意是:“耶稣为我背着十字架,你为何如此爱我,我却什么都没给你……”唱着唱着,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她决定结束十五年的彷徨,重新走进天主的圣堂。
全春梅教友永远记得,去南堂办告解的那一天。那天她把这么多年来郁积在心里的话全部向神父倾诉了出来。十五年了,想说的实在太多太多……办完告解出了教堂的门,她发觉自己整个人轻松得简直要飞起来,嘴角止不住地往上翘,笑得不能自已。她明白了,这就是内在的喜乐。
从那时开始,全春梅教友恢复了正常的信仰生活。然而不久,苦难突然向她的家庭袭来。2011年12月7日,全教友的爱人突发疾病,医生诊断后认为手术的成功率很低,生还希望渺茫。12月8日,经过11个小时的艰难手术,医生宣布手术成功了,但是能否挺过危险期,已非人力可及,只能祈求神灵了。爱人在ICU观察两周,与世隔绝,杳无音信。大家都担心全教友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她却在信仰的支撑下保持坚强。她一刻不停地向主耶稣祈祷,求耶稣在圣诞节前让自己的丈夫醒来,如果真能如此,这无疑将会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一份圣诞礼物。
在上主的恩佑下,全春梅教友的爱人奇迹般地好转了。12月22日被转移到了普通病房,后续的恢复又罕见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现在已经能够重新投入工作了。
那次的经历使全教友的信仰更加坚定。她开始回顾自己的信仰历程,思考如何做一名中国好基督徒来回应天主的召叫,并尝试为教会的中国化献计献策。作为作家的她还用朝鲜语将自己的信仰故事以连载的形式发到网上。
用心体悟见解高,大胆构思建议新
全春梅教友认识到,信仰是分阶段的,她把信教的人分成“信仰人”和“宗教人”。只要领了洗,都是“宗教人”,但是要想成为“信仰人”,就必须抛弃自己的名誉、地位、财富等等等等,去跟随天主。正如经上所言:“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参见路9:23)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天主给的,看透这一点便可以超脱,甘心舍弃世俗的一切。“信仰人”听从天主的教诲,追寻内心的平安喜乐,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攀登加尔瓦略山,与基督合一,进入天主的圣殿。我们每位神长教友都应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叫,把进入“信仰人”的境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因着自己朝鲜族基督徒的身份和所从事的工作,全教友对国家民族宗教问题有着更多的关注和切身体会。她发现中国社会对宗教的误解比较大,社会与宗教存在一定的隔阂。为了消除这种隔阂,让社会看到信教群众更真实的一面,我们应当主动发挥正能量,在社会上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基督徒都应该把自己诚信友善和谐的特质展现出来,这既是遵从主耶稣的教导,也是最好的福传。我们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完全可以成为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价值准则。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教会就美满了。每一个人都成为好人,社会就和谐了。
在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这个问题上,全春梅教友也在积极思考,献计献策。针对中国教会的现状和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全教友发挥逆向思维,独到地提出“要中国化就要先充分了解普世教会是如何做的”。她主张在当今中梵关系持续改善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教会应当与普世教会保持适度交流,在拥护党的宗教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外好的办教、灵修、服务教友等方面的经验。
曾因着与韩国教会的亲身交流,感觉自己的灵修水平大有提升的她,从这次经历当中获得启发,提议北京教区建立教友骨干对外交流学习团体。团体由各区县、各堂区教友骨干组成,神父修女带队。在对外交流实践中掌握主动权,根据我们自身所需提前拟定交流的主题,在交流中完全围绕主题进行互动,对于主题以外的内容不予涉及。以此确保交流的过程中只谈信仰,不涉其他。
全教友认为,通过这样的对外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升首都教友骨干的信仰素质和服务水平,从而以点带面改善中国教会环境。洋为中用,最终实现教会中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