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是我人生的归宿——访北堂教友李尚勇
发布日期:2019-10-24 | 作者:天光网站■刘源
编者按:李尚勇教友,圣名西满。1995年到北堂做绿化工作时受到教会大家庭的感召,欣然加入教会。从此成为堂区不可或缺的教友骨干力量,全心全意、默默无闻地为教会服务,至今已有二十一个年头。面对堂区的繁杂事务,李尚勇教友不畏困难,积极面对,在工作中逐渐练就了一身专业劳动技能,为更好地美化天主的圣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念于神长教友的热心帮助,李尚勇教友的家人也都慢慢接受了信仰,他的家庭从不认识天主渐渐成为一个标准的教友家庭,他双全的儿女正慢慢长大成人。信仰将从这里开始,一辈辈地传承下去。经上说:“祂拣选的人,必获恩宠和仁慈;对祂虔诚的人,必蒙眷顾。”(智4:15)因着长年侍奉天主的行实,李尚勇教友得到了丰富的恩宠,平安喜乐地善度着生活。近日,带着对一位信仰坚定,虔心事主基督徒的诚恳敬意,记者采访了他。
天主召唤归父家,感念神圣履芳踪
1993年,李尚勇来到当时的宣武区园林局工作。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被天主拣选,眼下这份看似与信仰毫无关联的工作其实正是天主的安排,日后他将会被祂引领着一步步走进圣殿,就此回归父家,成为主内大家庭中的忠实一员。
1995年,教会向园林局申请,派遣工人为北堂绿化环境。李尚勇恰恰成为了被派遣工人当中的一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要每日驻扎在北堂直至绿化工作完成。
来到北堂后,他立刻为教堂高耸的建筑和神圣的氛围所折服,天主教仁善慈悲的教义将这个生性善良的小伙子深深吸引,神长教友们每天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更是让从外地来京闯荡的他找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工作的时间不长,一种分外熟稔的感觉油然而生。李尚勇常常想,来到了教会就好像回到了我的家一样,如果以后我真的能每天在这个家里生活,跟敬爱的神父、热心的教友们在一起,那该是件多好的事情啊。
从此以后,李尚勇对天主教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天主、跟教会有关的一切他都想要了解,常常在工闲时借了各种圣书来学习。神长教友们见他为人诚恳、工作勤快,特别是对信仰很感兴趣,都非常喜欢这个小伙子。每个人看见他都要跟他聊上几句,关心他的个人生活,帮助他解答看书时不懂的问题。李尚勇还经常关注堂区的社会公益、福传等善举,久而久之,他对教会的好感越来越深,对基督徒的善表充满敬佩。虽然还没有接受神圣的洗礼,但是他的心已经属于教会,再也无法离开天主的圣殿了。
李尚勇第一次进堂的时候,紧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眼中,堂里的一切都是极为神圣的,容不得一丝一毫凡间的灰尘沾染。在这里,他坐也不敢坐,身边的东西碰也不敢碰。当弥撒圣祭开始时,在神圣的氛围感召下,李尚勇的眼泪忽然“唰”地一下流了下来。他虔诚地跪倒在地,在天主台前找到了自己毕生的归宿。
李尚勇教友(左)和宋占平神父在北堂合影
以圣之名为忠仆,服务教会干劲足
北堂绿化工作结束前夕,时任北堂本堂赵庆龙神父找到李尚勇,告诉他在共同相处的几个月里,神长教友们都对他赞赏有加,问他是否愿意留在北堂从此服务教会。这正是李尚勇梦寐以求的,他欣然允诺。1995年10月28日路加庆日,是李尚勇开始主内新生命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时任北堂副本堂宋占平神父为李尚勇施洗。
李尚勇教友选择了西满作为自己的圣名。有人向他打趣道,你在路加庆日领洗,怎么圣名叫西满?他却一本正经地向人们讲起了自己曾看到的一本书,那是赵庆龙神父印的一本关于耶稣身背十字架,走过十四处苦路的书籍。书中讲到西满帮助受难的耶稣背负十字架,说到这里,李尚勇教友眼中放出了光彩,他兴奋地说,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帮耶稣背十字架的人。
从那以后,李尚勇教友用自己的行实效仿他的主保圣人,成为了主耶稣的忠实助手。那时的北堂以老教友居多,年轻力壮的好劳力缺乏。二十多岁的他自觉担当起了堂区的很多工作。活多人少,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可是一想到自己是在为天主工作,李尚勇教友就总是能够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登梯爬高、肩挑手提都不在话下,为了适应堂区的需要,李尚勇教友还专门外出学习,拿下了专业电工资格证书。多年以来,为了把堂区的活干好,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慢慢地各种活儿干起来都已得心应手。在李尚勇教友看来,为堂区干活,就是为自己的家工作,必须什么都能干,什么都积极去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为整个北京教区提供弥撒用的面饼。北京教区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堂区、弥撒点,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次的教友参与弥撒领受圣体,如逢四大瞻礼、重要庆日和主日,对面饼的需求量更是庞大。这就要求面饼的供应一日都不能间断,数以万计的面饼必须按时并且保质保量制作出来。
1997年,李尚勇教友和北堂朱老师接受了打面饼这个重要任务,整个教区的面饼供应都系于他们一身,一个打,一个切,每天都为准备面饼而异常忙碌。同时,李尚勇还担负着北堂日常的服务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制作面饼的手艺还不纯熟,做出合格的成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再加上还要兼顾堂区的繁杂事务,李尚勇教友一时被繁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常常要干到深夜才能完工。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他真担心自己会承受不了,自己苦点累点倒不算什么,如果耽误了面饼的供应那可就麻烦了。
最后,天主的护佑和神父的信任支撑了他的意志,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事情慢慢有了起色。随着打面饼经验的丰富和对大强度工作的慢慢适应,李尚勇教友越来越懂得如何在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同时尽量节省体力和精力。他想,这下不用再担心辜负神长教友对自己的信任了,感谢天主!
天主恩宠合家欢,信仰扎根代代传
每天服务教会,用辛勤的劳动为天主作见证的充实生活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在这段漫长的时光中,李尚勇教友娶妻生子,儿女双全,家中三代同堂,其乐融融。提到自己幸福的家庭,李教友说最想感谢的是北堂的神长教友,在家中遇到困难时,是他们每每送上及时贴心的关怀,帮助一家人度过难关。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刘永斌神父带领教友们到李尚勇教友的家乡山东济南去探望他的家人,大家在一起纵情欢乐的场景让他和家人至今津津乐道。
李尚勇教友常常对家里人说,是天主使主内的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成为相濡以沫的一家人。大家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在天主的恩佑下平安喜乐地过一生,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因着“愿恩宠与平安,因认识天主和我们的主耶稣,丰富地赐予你们。”(伯后1:2)他的家人深受感动,母亲、妻子和一儿一女先后领受了洗礼。这个家庭由此成为了“老教友家庭”的第一代。从今以后,李尚勇教友和亲人们会将天主的信仰代代相传。
我们的教会当中,新加入的教友越来越多,当他们把福音传向自己的家庭时,一个个崭新的“老教友家庭”便应运而生,将天主教的信仰一辈辈地传承下去。相信随着这些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教友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基督的福音一定会更快地在众人当中传播。圣教一定会更快地广扬中华大地。
北堂神长教友赴山东朝圣时慰问李尚勇教友(后排右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