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个基督徒真幸福——访东堂教友马俊英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赵兰英
编者按:马俊英是东堂的一位老教友,因在家中排行老二,她在堂里常被大家亲切地以“二姐”相称。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马俊英教友,俨然成为堂区教友的知心姐姐,谁有不开心的事,就会找这位“二姐”聊聊,不是亲姐胜似亲姐。出生于老教友家庭的马俊英教友,笃信天主,忠于信仰,爱主爱人。多年的信仰历程让她深感“作一个基督徒真幸福”。生活中,她在享受着这份幸福,也在努力向别人传递着这份幸福。近日,采访了马俊英教友。
谢天主拣选了我
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若15:16)对于能认识天主,成为基督徒,马俊英教友由衷地感谢天主从亿万人中拣选了她。同时,她也很感谢自己的母亲,从小就把信仰传承给她。那时,还是孩提的她,便常常拉着母亲的手一块走进东堂,与母亲一块念经、祈祷、参与弥撒,虽然幼小的她对信仰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对教堂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儿时的她很喜欢进堂,觉得到了教堂,就有一种特别安宁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生活的磨炼,即便是在文革那段特殊的时期,在外地插队的那段艰苦岁月里,马俊英教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基督徒,一直都坚信于天主,并全心地依靠天主。尽管那时她对教会的道理懂得并不多,但对天主的笃信,对圣母的依侍,让她时常感到了天主对她的庇护,圣母妈妈对她的眷顾,所以她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对天主的深深感恩之情。她由衷地感到天主就是她的坚实靠山,信仰就是她的坚强后盾。
在教会刚刚恢复初期,从外地插队回到北京的马俊英教友,当得知南堂对教友开放的消息后,多年来心中对教堂的渴望,让她心里欣喜万分。她很快便骑着自行车来到南堂,在按响门铃的那一刻,她激动万分,感觉好似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她怀着高兴的心情在南堂买了两本《圣教日课》、两串念珠,像捧着两件宝贝一样带回家,与母亲一起分享。以后,她每个主日都坚持到南堂参与弥撒,还参加了南堂的第一期要理班。对于这段珍贵的记忆,马俊英教友一直记忆犹新。她直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地珍藏着当年上要理班的“结业证”,时间是“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三十年的悠长岁月,见证了她对天主那份刻骨铭心的爱,也折射了她对天主的那种深厚的感恩之情。
天主的安排是最好的
作为一位有信仰的人,马俊英教友总是以信德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回想自己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她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天主的安排是最好的。”由此,她的内心是平安的,也是喜乐的,更是感恩的。她提到自己父亲当年因病去世时的情景:那时父亲在母亲的带动下有了信仰,但并不是太热心,后来父亲重病住院,在疾病的折磨中,父亲想到了耶稣受的苦难,觉得自己受的这点苦并不算什么,从而对信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后来,在神父给父亲施行敷油圣事的第二天,父亲安然离世,而且恰逢在复活节。虽然对父亲的离世深感悲恸,但马俊英教友对父亲妥善领受了临终圣事而深感欣慰,她相信这是天主的安排,也坚信父亲一定到了天堂。她也提到自己丧偶后,唯一的女儿成家后,亲家就是自己的邻居,由此,女儿家与自己家门对门,而且妹妹家也在自己家的楼上,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天主圣意的安排,让她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时时都能享受到亲人的照顾和关怀。她还提到自己前两年生病的一次经历,就在第二天要做手术的晚上,主治大夫告诉她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可能是恶性肿瘤,并与她说明了术后治疗的整个方案。出于人性的软弱,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紧张和害怕,但她还是全心依靠天主,不断向圣母呼求,在祈祷中她祈愿天主让次日的手术出现奇迹,希望医生口中所说的恶性能变成良性,这样便不用担忧以后的化疗流程了。将一切交托于天主后,她的内心竟然变得坦然了。就这样,第二天她在局部麻醉中开始了手术。手术中,她意外地听到一位医生说:“请客吧。”她的心一下便亮堂了。后来的病理切片也证实是良性的,她在心底一遍遍地感谢天主,并流下了感恩和激动的泪水。
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感化,让马俊英教友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信仰。言语中,她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作一个有信仰的人,真是太幸福了!”耶稣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马俊英教友也说,亲人、子女、同事、朋友都有一天会离开你,但天主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祂就是你的主心骨,你的依靠,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不怕、都不失望。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种理念: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信仰的恩宠,就是信仰的福气。就如圣咏中说的“请你们体验,请你们观看:上主是何等的甘饴慈善!投奔祂的必获真福永欢。”(咏34:9)
感恩天主热中堂区服务
年轻时的马俊英教友,因为忙于生活和工作,她说并没有参与和服务堂区事务的意识和责任心。她的信仰生活仅限于尽好本分、守好规矩、望好弥撒的状态。随着退休后时间的增多,她也慢慢参与到堂区的事务中,并有了一种主人翁的精神。从第一次在堂区读经开始,她逐渐参与到了堂区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如多期慕道班的管理、陪伴,和教友们一起打扫堂里卫生,每周轮流着为神父做饭,每周的堂区福传值班,以及各种爱心义务服务等,她总是默默无闻地、心甘情愿地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正如神父在讲道中说的:“教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她总是想着自己还能为堂区做点儿什么,加上许多老教友的好榜样,让她真正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家,她要为这个家尽可能多奉献一份力量。她虽然身体欠佳,还患有高血压,但每天早上一想到要去教堂恭敬天主,总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心中特别开心。而每当在堂区忙碌完回到家里后,她才感觉到自己累了、倦了,有时像散了架一样,一动都不想动。毕竟年龄不饶人了,也许她的年龄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是该被别人照顾的人了,但她为坚守信仰,为感恩天主,为这份恩宠,仍坚持每天进堂,并总愿意帮助堂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面对别人的赞赏,马俊英教友谦虚地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她只是尽了一个教友应该尽的义务。介于自己年龄偏大,她发自肺腑地说:“希望堂区内有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陆续刚退休的兄弟姐妹们,在这个年龄段既有精力又有时间的时候让我们多拿出点时间来为天主、为自己、为教会、为堂区奉献我们的一切。更好的参与到堂区的建设和服务中,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将堂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天主的福传事业做得更好,也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服务认识到天主。”
认识并参与爱国会工作
对于“爱国会”这样一个新生组织,好多老教友都不理解,甚至多持有偏见、产生误解。同样是老教友的马俊英教友也谈了自己对爱国会的认识过程。她说,当初母亲告诉她信教就是望弥撒,什么事情都不要参与。所以,当第一次被邀请参加爱国会组织的会议时,她很坚决地就拒绝了。后来,还是本堂神父的李山主教找到她,和她讲了爱国会所发挥的作用,告诉她作为教友和公民,天主让我们既爱教,也要爱国,爱国会也是为教会服务的。听了神父的话,马俊英教友勉强参加了那次会议。但是慢慢地,通过实地了解和认识,最后她从内心里真正认可了爱国会,它确实是为教会服务的,也是为教友服务的。于是,她从一个对爱国会排斥的教友,而荣幸地成为了爱国会的一名委员,如今已有整整三届了。她认真地履行着自己作为委员的责任和义务,每次都积极地参加爱国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和现任东城区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王一平教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圣保禄宗徒说:“因天主的恩宠,我成为今日的我。”(格前15:10)常怀感恩之心的马俊英教友也深深感到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她觉得作为一名基督徒,就是在享受着一份莫大的福气,她愿意通过自己对信仰的践行,将这份福气带给更多的人群,让更多的人共沾福音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