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理显成效,青年才俊露峥嵘——访信德年教风年教理知识竞赛六位获奖者
发布日期:2019-10-21 | 作者:天光网站■刘源
主办方(南堂本堂刘永斌神父)表示:信德年当中按主教布置强化了学习教理的工作,在整个教区号召堂区青年教友多学习,用比赛的形式,对大家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作为信德年教风年教理知识竞赛的主办方,南堂的教友们都十分积极踊跃地参加,选送的这三名选手都很优秀,这不仅是南堂的荣耀,也是整个教区的骄傲。竞赛作为青年教友成长的一项成长经历会对他们信德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们代表了北京天主教会教友对教义教规的热情,这期间对大家信仰、信德的培训,是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参加并获奖的教友们会继续鞭策自己继续学习,这种向上的风气也会给其他教友鼓励,继而青年人的朝气会感染整个堂区相信我们的教会会越来越有希望!希望今后教会多举办一些吸引青年人的活动、激发青年人的打拼精神的活动,让大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找到归属感。
我叫王冰楠,圣名玛利亚,出生于一个老教友家庭。
在这次教理知识竞赛报名的阶段,我得到比赛的消息有点晚了,曾经为是否还要报名而踌躇。后来我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参赛,搭上了报名的末班车。最后竟然真的获得了一等奖,我想这就是天主的旨意与恩赐。
针对这次比赛,南堂本堂刘神父非常重视,组织南堂四十余名青年教友进行了参赛人选的“海选”。最后我和另外两名教友非常幸运的从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对于将要参加正式比赛的我们,刘神父给予了亲切的鼓励,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南堂青年团体的年轻人们共同营造了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鞭策,一起分享。不管最终有没有参加比赛,获得名次,我们这些青年教友都在这样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要理知识,我想这就是教区举办这次活动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吧。而本次比赛的一二等奖都出自我们南堂,这都要归功于团队的支持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正式比赛的时候我开始觉得紧张,但是由于之前的充分准备,对自己的实力还是非常有自信的,因此我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参加这次教理知识竞赛,虽然获得了大奖,但是回过头来总结参赛的所得时我发现真正重大的收获不是得奖,而是在背诵要理的过程当中随着理解记忆的过程吸收了很多要理知识,解决了心头的一些疑问,坚定了信德。
本次教理知识竞赛很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友的积极性,丰富了青年教友的精神信仰生活。希望以后教区能够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相信丰厚的奖品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友参与进来,用心学习教义教规。
我叫张萌萌,圣名玛利亚。我来自一个老教友家庭,因为是摇篮教友,所以信仰从年幼时就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在堂区我参加了青年人的团体,在团体中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那些在精神和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青年人,青年人是教会的新鲜血液,是教会的希望和未来。
我认为通过这次活动教风年和信德年的主题得到了强调和突出,举办这次知识竞赛让大家很直观地看到教区为了让教友们更加懂得教理教义所做的努力,活动吸引了广大教友特别是青年教友纷纷亲身参与进来。教友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教理不再是枯燥的,而是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学习教义教规的兴趣。
我参赛起初是出于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的心态,但是参赛前通过学习教理知识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次竞赛,读《天主教教理知识手册》感觉就像是在读历史故事和很有权威的法律书。比赛中的感受有紧张,有激动,每每答对问题都会觉得很自豪,仿佛获得了天主赐予的力量。比赛结束时就像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顿时觉得轻松了,同时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备战期间,神父们特别是南堂本堂刘神父不断鼓励我们,他也不断地提醒我们比赛只是一个载体,比赛的意义在于要把教理知识由枯燥的变成有趣的,吸引大家都来学习,增强教友们学习教会知识的意识,使教友们能够在教风年和信德年当中有所收获。
我叫田家申,2012年8月12日,我在南堂领洗,圣名方济各,现在在南堂唱经班服务。
我认为信德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教友的我们要善度信德年,坚定自己的信德。“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谷9:23)。教风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大堂的本堂神父巡回讲道。这个活动让我这样一般只去一个堂的教友听到了其他堂里的神父讲的道理,确实是耳目一新。
对于参加信德年教风年的知识竞赛,我也觉得这个形式非常好。当初参加初赛时是由南堂唱经班选送的,大家推荐我因为我是新教友,又是大学生,我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当时觉得教区举办这个比赛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去争第一第二,而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认真学习天主教教理知识并且加深我们的信德。怀着这份坦然我参加了比赛,由于初赛前学校事情比较多,我的准备不是特别充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最后我成为了代表南堂的三个选手之一。
一路走来,我并没有想过要拿什么样的名次,我只知道我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我想,既然天主让我参加决赛,那么我就尽力吧,不管结果如何,惟愿主旨承行。这期间南堂的神父和其他神父们也都很关心我们。在赛前一周,四大堂的神父们为所有选手讲解了教理,后来刘永斌神父在赛前一天还特意找我们,询问我们的情况并且鼓励我们。比赛的时候我感觉到虽然这次比赛分出了名次,但其实大家对教理学习得都很努力。我想天主不会在意我们的名次,而更在意我们是否用心、是否爱祂。得到名次、奖品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更加接近天主。
获奖以后我还是要谦逊、尽自己的本分。这次比赛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天主教教理。但是我了解的教理只是冰山一角,今后我还要继续深入学习教理。
我叫刘胤佳,是北堂的一名教友。我是2010年复活节领洗的,圣名方济加。在高中时,有几个好朋友是基督徒,觉得她们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吸引我。到北京上大学后,我的一个基督徒好朋友送了我一本圣经,我翻看着,被耶稣基督所吸引。大二时,喜欢摄影的我拿着相机逛北京的教堂,在北堂遇上慕道班,上了两节课,心里有所触动。
有一天,我意识到,主耶稣基督的宣告我无法认为是谎言,只能相信。于是我常去北堂参与弥撒,几乎每主日都去,参与了一年。和主耶稣在一起,我感觉到平静、安定和充实,祂让我相信生活着就是被祝福,是希望,爱是真实的。和天主的关系一天天亲近,促使我渐渐修复我和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再后来,我终于决心领洗了。领洗的那一天,我感到自己是最最纯净的人。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从未曾体验过,那是对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的幸福。
感谢主。
对于教区组织的教风年信德年的活动,我觉得挺好的,可以感受到教区的用心。希望教区以后能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各个堂区的教友们都参与进来,互相交流。
这次比赛之前,因为其它事情很忙,加上有些懒惰,没怎么看书。直到赛前两天,心里很愧疚,觉得不能浪费堂里给的名额,开始用心学习。准备中学到了很多的教理知识。因为很多的题目理解了才好记忆,所以迫使自己去思考,振作了自己的信心。期间很感谢朋友的信任、鼓励和帮助。赛中有些紧张,但是想了想,也就交给天主了。
罗神父和卞神父一直鼓励我,他们信任我,把名额给我,却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卞神父一直坚持给我们讲解教理,很辛苦。非常感谢神父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常常复习背过的教理,好好看看卞神父发的教理简编。
我叫靳嫱,圣名叫玛利亚,出生在河北一个老教友家庭,5岁的时候领受了洗礼,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小时候受家庭的影响,特别喜欢跟着姥姥进堂念经,无论她去哪儿参与教会的活动我都必须要跟着,那个时候觉得天主特别喜欢我,所以我一定要做个听话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只念到了初中就没有再继续读下去。我并不觉得这是遗憾的事情,天主让我这样选择,更丰富了我今后人生的路。如今22岁的我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家庭与满意的职业,身边的人都羡慕说我的命好,其实是天主对我太好了,我很幸福,很知足。
我现在是西三旗圣保禄堂区的一名普通教友,也是读经班、圣咏团、青年爱之队的成员,在堂里的服务奉献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位基督徒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荣耀!在张神父和耿会长的带领下,我们经常聚会、学习、朝圣,这样的活动让我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我特别感谢神父和会长给予我这次参加比赛的机会,起初我觉得好有压力,面对各个堂的精英,我觉得自己太弱了,我把我的担心和疑虑告诉了神父和会长,他们给予了我非常大的信任,而且鼓励我重在参与,并且为我祈祷,同时,我的家人也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在众多力量的集聚下我放下一切专心的比赛!真没想到还能获奖,这是天主给我的一个非常意外的惊喜,我真的很感恩!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觉得是我最认真学习并且记忆的时候,真的感谢教区举办这样的活动给我们深刻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明白了,当你把天主的事儿放在第一位时,其他的事就会顺其自然的完成。
我叫李青,来自南岗子堂。我是老教友家庭出身,出生第十天就领了洗,圣名是若望·保禄。从上学前班开始,我就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去教堂,参加堂区举办的要理班和其它活动。六岁那年,我蒙召进入堂区的辅祭班,现在想想,今年已经是我为堂区服务的第十六个年头了。在领洗的二十几年中,我从被大人带着进堂,到渴望周日进堂;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逐步地理解信仰。我相信,努力地坚持每一天平凡的信仰生活,最终获得的赏报一定是不平凡的。
教区组织的“教风年”、“信德年”活动,使众教友都更进一步的了解天主,我们的救主。我觉得侍奉天主不只是进堂、望弥撒、念经,更要学习有关教会的知识,理解教理的内涵,使信仰从内心把我们引向通往天堂的道路。希望以后教区能够举办更多这种形式的活动,并且增加神职人员对天主教教理的深入讲解,使广大信友能更加清晰的理解。
最初我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响应这次活动,可真正到了赛场上,却被台上、台下的气氛所带动,看到选手们努力的表现,也影响着我把全部的热情投入比赛中。最后获得的三等奖,确实是意料之外的,但无论得奖与否,都感谢天主给我这次体验的机会,感谢教区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感谢本堂任神父的大力支持。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学习教理的热情和成果。通过看、读、背、体会、理解的过程最终掌握并且应用到实践当中,才是有意义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养成多看圣经、天主教教理以及其他圣书的习惯。从天主的泉源中汲水,反省灵魂、肉身的生活,并将通过反思悟出的道理付诸于实践。通过坚持不懈的自省,逐步提升信仰。更重要的,愿天主能借我的口,将祂的国传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