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发布日期:2020-11-17 | 作者:天光网站《里仁篇》第四
“仁”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里仁”,即在有仁德的地方居住,孔子强调“里仁为美”,即倡导我们要把“仁”做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本篇共二十五个“子曰”,一口气到底,最后以子游的话做结,可以说,该篇是完整的以“仁”为主题的孔子语录。从本篇的章节看,编录显然不是随意录取,而是有选择的编排。孔门所重之仁、义、礼、智、信,最难言者乃仁,而最为重要者亦在仁。本篇从“体”“用”两方面阐述了“仁”的道德本质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与具体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只要能做到“仁”,便能够“与人和同”,便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上接第1期/总第490期)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②仁矣③,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④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尚:动词,超过。②为:做,实行。③矣:表示语气的停顿。④盖:副词,大概,或许。
译文
孔子说:“我未曾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未曾见过憎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无法超过的:憎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把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在某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行仁德上的人吗?我未曾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罢了。”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②,斯③知仁④矣。”
注释
①党:类别。②过:过失,过错。③斯:连词,就。④仁:同人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与人的社会类别有关。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了。”
4.8子曰:“朝闻道①,夕②死可矣。”
注释
①道:道星。②夕:晚上。
译文
孔子说:“早晨明白知道了某个道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4.9子曰:“上志于道,而耻①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 :这里是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有些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粝的食物为耻,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