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圣母节再谈对于中华圣母像的认知
发布日期:2020-12-09 | 作者:天光网站■刘平
今天是教会的中华圣母节,早上醒来,笔者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面发的多是当代香港画家朱家驹的旗装圣母像,之后又随之而来一大批民国时期乃至之后的中国风的圣母像,然而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艺术,中华圣母像和中国风的圣母像,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或许是笔者吹毛求疵,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个不能不说的事儿,因为不是每一张中国风的圣母像都可以叫做中华圣母,1924年确定的中华圣母像是唯一的那一张,无可非议,更不可替代;其他的,只能是中国风的圣母像而已。
故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几个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中华圣母像与中华圣母节的来历
民国十三年(1924)五月,刚恒毅主持的第一次中国教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提出“关于中华圣母”之提案,提案含有三个副题:
其一,全国主教奉献中国于圣母;
其二,共同议定一张圣母像作为“标准中华圣母像”;
其三,撰写一篇“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会议期间,全国主教及与会人员至上海佘山朝圣,刚恒毅及数位主教赴土山湾画馆参观,看到刘德斋所绘之《中华圣母》,颇以为佳,言道:“Voici cest la notre Dame de Chine(请看,这是中华圣母)。”此后会议一致通过,此画为标准中华圣母像。
会后,东闾天主堂既有之圣母像被宣布为中华圣母原始油画像。
尔后,《奉献中国于圣母诵》拉丁文及中文版经与会主教审议通过,如今以石板镌刻于东闾天主堂之东壁(见图东闾天主堂东壁《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吁玛利亚,天主之母,亦为我等之母,今将我等神形,我等能力,我等生命,我等言行,我等所有,并中华全国人民,以孝爱之真情,全献于尔至甘至爱之圣心。求尔为众司铎,及诸传教者之母,使之皆以恒心热爱,广扬天主圣教。又求尔为教友之母,使之皆能日进于德,时见增广。并求尔为教外者之母。使之皆能出离暗冥,而得信德之光。恳求怜视中国亿兆人民,皆尔圣子圣血所赎,赖尔大功之转求,赐之同归耶稣圣心,以得生命圣德之源,而共成一牧一栈。
进教之佑,为我等祈。玛利亚圣宠之母,为我等祈。在天中国之后,为我等祈。
其后,东闾被教廷确认为中华圣母朝圣地,各地前往朝圣之势日隆。
在1924年,第一次中国教务会议一致决议把中国奉献给圣母玛利亚,但在当时却尚未立定“中国之后”的瞻礼,直到1941年2月8日,教宗庇护十二接纳了时任宗座驻华代表蔡宁主教采纳全国主教提议而请求教宗允许中国举行“中国之后节”的申请,由此才钦定了中国之后的大瞻礼,即在每年的5月31日庆祝“圣母诸宠中保及中国之后”。在梵二大公会议之后,普世教会经历了年历的改革。在1973年,罗马教廷圣礼部批准了“中华圣母节”(庆日),并改在母亲节的前一天举行,也就是每年五月第二主日前的星期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