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艺术简史》(摘登)
发布日期:2020-12-10   |    作者:天光网站

■刘平

   

信仰从这里延伸

       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当中最早的伴生物,迄今为止所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山洞壁画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艺术表达。纵观上下五千年留下的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大多因其形象带来的审美体验而称之为艺术,以其形象反映生活而区别于哲学与科学。然形象性只是部分艺术类型的特性而并非艺术的全部,真正的艺术需要艺术家在丰富的情感启迪下将形象与情感思维的火花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把自己在生活实践当中所获得的审美意识通过其作品传达给人们,使人们可以通过其作品而在情感世界的周游中受到感染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这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没有凝结人类情感的艺术,便不能称之为艺术。

       这精神世界的愉悦感就是人类对于美的体验,而艺术本身就是用于表现美的,是美的载体;美则是艺术的本质与物化形态,是客观的存在物,它涵盖了理想与现实,并且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这些作品、或者称之为艺术品,在生活实践中获得验证,从而引导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行为倾向,它包容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当中一切正面的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本身就是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历史。

       美不仅与善相通,更与真相连,三者统一为一,以真为第一要义,上主便是这真理的代表。“天主是美善的,天主的美善远远超越受造之物,美善的天主创造了美善的事物”( 圣奥斯丁《忏悔录》)。上主是美的本源,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一切的受造物都是上主之美的表征,他赐予了人类美感,使得人类可以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获得来自上主的美的启示,并且通过祈祷回应上主的启示,而获得来自上主的精神之美、高尚之美。“ 此后,上主俯视大地,将自己的美善,充满世界”(徳1630)。

       就这样,一切作为真、善、美的内容都导向了那耀眼的光和权能,这便是圣化,在基督内,在耶稣的死而复活中揭示了上主的荣耀。整个道成肉身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必然,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十字架牺牲之爱中得以完美的体现。但耶稣基督并不是仅仅为了赞美而展现,这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借着有限的方式临在于受造物中以展示祂的全能及其无限之美,并且要带领人类进入祂的生命,分享祂带来的救恩。于是爱的深刻内涵在人类历史中显露并且决定性地呈现出来,人类因此而看到了美并经历了善,才可能并可以以一种真的方式理解和回应上主的启示并且明白爱与美的不可分离,这便是上主以其固有之美吸引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自由的方式。

       因此,当人们直面教会艺术的同时,也就因着自己的审美体验而获得了基督徒艺术家和天主教会所要传达的灵感的力量而加固和培养了他们内心的信仰感受与体验,并因此而追寻基督奥体的真意。

       那么,本书所要谈的主题是中国天主教的艺术,也就是在天主教会一贯的教会本地化思路面前中国的教会一直以来是如何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这不仅仅是地区之间的差异,还包括了种族之别、中西之别、文化背景之别等等,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适应与让步、同化与顺应的问题,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艺术一次次发生交汇的焦点上所点亮的火花,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如雕塑、建筑、绘画、音乐、饰品、园林……很多很多,一次次融合,一次次演变,在这个民族获得基督信仰的同时也取得了艺术上的成果与突破。就这样,这个民族逐渐接受了基督的信仰,并且不仅仅以自己的形式、也习惯于使用对方的形式、或者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信仰。看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便可以偱着历史的脉络,看到来自西方的天主教艺术如何在东方的中国发生演变,如何把这些不同的智慧和工艺融为一炉,以展现上主之美善,以获得信仰之真意。而信仰就在这真正融入民族理念的转变中,获得了切实的延伸。(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