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善于发现自己的失误
发布日期:2024-02-05   |    作者:天光编辑部

 

■张公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大道理人人都懂,但在实际生活中,好多人却不肯承认自己会有缺点和失误,因此在批评别人时“头头是道”,在检查自己时则嘿嘿一笑“无可奉告”,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合乎天理国法人情良心,常会在“自我完美无缺”、“自我感觉良好”的陶醉中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不禁使人联想到“人不知自过,蛇不知自毒”的古语。俗话也说:“各人看不见各人脸上的黑”,这也足以说明,人想拥有善于发现自己失误的“慧眼”和“自知之明”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为了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那就应当想方设法练习,使自己非常敏锐地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然后再想办法根除。

       以别人作为一面镜子,借以检查自己的得失、是非、善恶,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喜欢别人什么,就积极仿效;自己讨厌别人什么,就尽力避免矫正,使别人的优长成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使别人的失误、失败成为自己的“警钟”和“后车之鉴”,这样势必会减少错谬、荒唐,日趋美善、稳健和成熟。素有听纳从谏、闻过则改美名的唐太宗也曾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何不以此作为激励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效免费妙方呢?

事实上,人只有看清自己的失误,才能改正失误,减少失误,避免再度失误;如果觉得自己“完美无缺”、“绝对正确”,势必会陷入更大更多而难以自拔的失误。久而久之,事必败,业必毁,人必衰,最终是自己把自己打败、自己把自己搞垮。

       我们还必须明确,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失误和“丑恶”,绝对离不开发自心灵深处的诚朴与谦卑,只有如此,人才能客观公正地看清“民皆有死”、“人皆有罪”,人人都是有限、有恶、有瑕疵、有阴暗、有污点、有贪婪、有私心杂念的“精神病患者”,都需要耶稣基督怜悯救赎、照顾医治,不断施行“弃邪归正”“弃暗投明”“起死回生”的特殊手术;只有如此,人才能“闻过则喜”、幡然悔悟,常常激发忏悔深情,“对症下药”、痛改前非、不断促进心灵升华,保持灵魂健美和思言行为的光明圣善。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刚上任八个月,竟于201062日在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大会上表示辞去首相职务。即使政坛幕后事态复杂,但也离不开他“自我反省”的“超前意识”和“自知之明”的果断与聪敏。因为他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脸面与得失,而是更多民众的利益与“福祉”。如果我们也能具有这种“自我剖析”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毅勇和智慧,相信便能在待人接物处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但好多人却恰恰相反,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尊严”,常是“背着牛头不认赃”,甚或摆出更顽劣的架势,与他人较量!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格价值可言。

       日本僧人岩田隆造为了替自己国家的不义战争谢罪,15年内曾三次来华;在哈尔滨、长春、北京、天津、洛阳、青岛、南京、武汉、重庆……这些当年日本军队犯下累累罪行的城市里,重复着双手合十、下跪、叩首的“谢罪”仪式。借以填平横亘于两国之间的历史伤痕。而且在2010526日下午,这个74岁的日本僧人又来到卢沟桥头,且以三天“绝食”来表示他“谢罪”的诚意。虽然他和这场残酷的战争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深知人们的“良心发现”、“自我认罪”和消除隔阂仇恨,促进彼此和解亲睦乃是“整个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这确实值得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认真反省。

       在发现自己的失误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往昔所作所为中显而易见的恶,但却忽略了该做不做、能做未做所造成的“缺失”诸罪:对贫苦弱小残疾忧患缺少同情怜悯安慰鼓舞和实际的帮助;对自己认为“不可爱”、“不争气”、“屡教不改”、“死心踏地”的顽劣“惯犯”缺乏相应的耐心与爱心,同样也是错误和罪过。因此也有人说:“善的缺失即是恶”。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可怕的失误,但要发现它,必须拥有更细腻、更善良、更慈悲、更高超,更耶稣化、更天主化的心灵。只有如此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确就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大罪人。

       作为基督徒,我们在反省自己的失误时,还必须按照天主诫命、圣教规矩、耶稣的训谕和劝勉,以及圣神的推动启迪与提醒,严格检讨、深刻审查。更该祈求圣神光照。因为光线越充足、越强烈,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心灵状态看得更细微、更真切、更彻底、更全面周到而纤毫无遗。相反,若长期处在昏暗中,我们的视线也会模模糊糊,始终无法看清自己的真面目。

       为了让自己真正成为天主所喜悦的,我们都必须在发现自己失误和纠正自己失误上狠下功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