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发布日期:2024-05-21   |    作者:天光编辑部

2023年版)

编者按: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号召社会各界坚持不懈开展主题教育。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天光编辑部特开辟专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核心内容进行连载,敬请读者朋友们认真研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上接第9/总第591期)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

       97)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把群团组织所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先进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走在时代前列,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7.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98)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提升,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迈上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着眼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99)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要发挥用人主体的积极作用,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为人才松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四唯”,为“帽子热”降温。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鹜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00)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应用研究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加快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8.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101)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党的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党中央率先垂范,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经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基本形成,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10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背后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既要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深化整治、见底见效,又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