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化
发布日期:2024-06-03   |    作者:天光编辑部

编者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中国化发展是宗教在中华大地上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被证明。基督的福音随着福传者的步履数次进入华夏大地,而其真正在中华沃土上扎根、成长、开花结果,还要追溯到以利玛窦神父为代表的一批批传教士秉承“尊重”与“适应”的策略,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吸收与润化,才终于使基督信仰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天主教信仰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诞生了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天主教建筑、艺术、礼仪等珍贵成果,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尊崇敬仰。

为展示这些横贯古今的天主教中国化硕果,通过今昔对比,与大家共同体验百年来的繁华经典,并为我们今天的教会中国化发展实践道路提供宝贵参考和有益启迪,天光编辑部特策划新栏目“图说中国化”,以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天主教中国化礼仪与艺术“和、合、融、容”的非凡特征,让人们在直观美妙的视觉享受中感悟天主教中国化的深邃内涵。

“图说中国化”以建筑艺术开篇,首先请大家欣赏的是由北京市政协主办的“扎根北京·和合大美”——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北京宗教建筑中国化篇专题图片展当中,天主教部分的系列图片。

 

西什库教堂上谕碑文

西什库教堂上谕碑文。堂前东西两侧各有中式四角攒尖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碑亭一座,亭内分别立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天主堂迁建谕旨碑及满汉文天主堂碑,均为螭首龟趺碑,原碑均已损毁,现有石碑为补立。

 

鹿竹同春主题的石雕

北堂主教府院内的鹿竹同春主题的石雕。(图片由万有真原制作团队提供)

 

石五供

北堂主教府院内的石五供。石五供先为祭器,后为礼器。象征着皇家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