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做好高校宗教工作
发布日期:2024-10-12 | 作者:天光编辑部■张春贵 李鑫
(上接第17期/总第599期)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的实践也证明了本土化的重要性。他注意到祭天、祭孔、祭祖在中国社会中是具有根本性文化意义的礼仪,提出了尊重中华文化的理念即“利玛窦规矩”,要求尊重儒家传统和中国民间祭祀习俗。
今天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需要的是与我国国情、社会制度、时代要求、主流文化深层次对接的宗教中国化。这就需要引导各宗教在宗教思想、教义教规、道德文化、组织体系等方面,与时俱进地沿着中国化的方向传承发展,不断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从中国宗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有价值的资源,进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各宗教才能真正传承发展。
(三)实践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各宗教健康传承,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求,有效地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宗教问题呈现复杂化的一面。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宗教对我国实施围堵破坏渗透,宗教极端主义威胁国家安全,宗教问题向互联网蔓延,以及其他影响宗教健康传承的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拓展了解决宗教问题的新型实践方式。实践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高校的实践路径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它从来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是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场所。高校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因具备知识能力思考人生、参与实践等特殊因素,成为宗教渗透或拉拢的主要对象。所以,在高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以及邪教渗透,无疑是当下高校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压紧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巩固和加强党对高校宗教工作的领导地位和主体职责。要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主管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的要求,推动社会协同,为做好高校宗教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统筹合力、齐抓共管,建立校地联防联动联控机制。加强高校与地方统战、民宗、公安、安全、网信等部门的协作联系与联动。建立信息通报、联合研判、快速处置机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治理校园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抵御“三股势力”渗透,完善校地信息直通、专项排查、应急处置、会商研判、督导考核等横向联防联控方案办法,加大校园排查整治力度,加大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及敏感点的防范联动工作,共同构建校地处置宗教问题的联防联动机制,织密校园内外抵御防范工作网络。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工作。要在高校培养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善于做学生以及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在学生日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学生思想教育等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重点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学生对宗教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非法宗教活动的甄别能力。
(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充分利用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完)(作者张春贵为廊坊师范学院教师;李鑫为廊坊师范学院教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摘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