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发布日期:2024-11-18   |    作者:天光编辑部

2023年版)

编者按: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号召社会各界坚持不懈开展主题教育。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天光编辑部特开辟专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核心内容进行连载,敬请读者朋友们认真研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上接第21/总第603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让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16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好,做到“形于中”而“发于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63)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故事怎么讲?根本在于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要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帮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主动设置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16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坚持不懈抓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就要兑现。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否则就会失信于民。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让所有劳动者在推动发展中分享发展成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要鼓励引导广大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65)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确立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标,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铸就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66)“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和脱贫地区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实现平稳过渡。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3.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167)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