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徒大事录》的教理讲授(六)
发布日期:2024-11-18 | 作者:天光编辑部周三教理
编者按:教宗方济各在每周三公开接见群众时,会进行一段要理的讲授。所讲授的内容总是受到众人的青睐并竞相学习。有鉴于此,天光编辑部特邀北京教区神学研究室副主任、教区图书馆馆长王湛波神父,对教宗的要理讲授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开辟“周三教理”专栏,方便广大神长教友学习这部分内容。
“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归公有”(宗4:32)。
基督徒团体的形成源自于圣神满溢恩宠的倾注,其成长过程归功于基督内的兄弟姐妹之间经验和分享,从团体的构建起,在天主之家的教会内体验到了共融。“共融”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置于共融中”、“放在共有里”,是一个团体而不是孤立的。这是首批基督徒团体之经验,即:一切都放在团体里。大家一起“分享”、“沟通”,没有一个人把自己孤立起来。
在初期教会中,团体的存在、团体的共融最主要的是指分享基督的体血。故此,当我们领受圣体时说“我们相通,”就是进入到与耶稣基督共融,与耶稣基督之共融主要体验在与弟兄姐妹的共融。借着在弥撒中我们与基督圣体圣血的共融转化成与弟兄(姐妹)的联合,因而也做到了对我们来说最难做到的:把我们的所有物资放在一起,并且为了耶路撒冷的母亲教会(参罗12:13;格后8:9)和其它教会募捐钱财。
如果一个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好基督徒,必须不断地祈祷而且争取领受圣体以及修和圣事。然而,一个人的心灵皈依的标记是:当他悔改之后,看他是否对他人慷慨,是否帮助最脆弱的人、穷人。做到这些确保悔改是真实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悔改。
分饼、祈祷、聆听宗徒们的训诲,及对共融的经历(参宗2:42)使大批的信徒们成为会众,他们——“一心一意”,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东西属于自己,都归公用,正如《宗徒大事录》记载宗徒们所说(参宗4:32)。它是一个特别强而有力的生活楷模,它帮助我们成为慷慨之人。故此,“在他们中间没有人缺什么,那些拥有田产房屋的人将之变卖后”,《宗徒大事录》上说——“把获得的钱交在宗徒脚前,照各人的需要分配”(4:34-35)。
一直以来教会就有很多的基督徒,放弃自己多余的和不必要的东西,为了给予那些需要的人们。不仅是金钱,甚至时间。就像在意大利,有很多的基督徒做志工!这很美!这就是共融,为了有需要的人,同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时间。志愿工作,慈善工作,探访病人等,这些工作都是和他人分享,而不是只寻求自己的利益。
这样。团体之间的共融,成为主的门徒之间的一种新关系。基督徒体验着一种与他人相处的新方式,新的行为模式。而且这也是基督徒一种特有的处世方式,致使教外人看到基督徒说:“看他们之间多么相爱!”爱是生活之道。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不是虚假的爱,是在行为上显示出的爱:相互扶持,使爱具体化。
因着与基督的结合,在兄弟姐妹之间形成了一个纽带,体现在物质的共享。这个彼此分享的方式、彼此相爱的方式也涉及到每人钱囊;也牵涉到人能否放弃私心慷慨地捐献出自己钱财,为了资助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基督奥体成员之身心强健,使信徒们对他人有责任。基督徒之身心强健使所有人相互负有责任。“看那个人,看他的问题;我不在乎,那是他的事。”不,基督徒之间我们不能说:“可怜的人,他家有问题,他正经历家庭困难。”而是,“我必须祈祷,我必须承受它,我不能无所谓。”这就是一个基督徒应具有的强健身心。这就是为什么强壮者支持弱小者(参罗15:1),而且赤贫没有令人感到羞辱、丧失尊严,因为他们生活在这团体中:大家有共同的想法,彼此相爱。这是真实之爱的一个标记。
雅各伯,伯多禄和若望,三位犹如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形成了一个通力合作(集体的)的意识。此意识就是保禄和巴尔纳伯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表现,而那时他们(三位)向犹太人宣讲福音,他们要求保禄和巴尔纳伯的条件是:不要忘记穷人,记住穷人(参迦2:9-10)。不仅是物质上的困乏者,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贫穷者,那些有困难且需要我们接近的人。一个基督徒应该从自己,从他内心深处开始接近他人,就如耶稣接近我们那样。这就是第一批基督徒团体。
一个很明显的分享和资产共融的具体例子是巴尔纳伯的证据:他把田地卖了,把钱拿过来放在宗徒脚前(参宗4:36-37)。但是在他的正面例子之后,一个令人痛心的反面例子出现:阿纳尼亚和他的妻子撒斐辣卖了一块田地,决定把一部分放在宗徒脚前,为他们自己留下另一部分(参宗5:1-2)。这欺骗中断了无偿的分享,平静的,无私的分享链条;结果是悲惨的。他们毁灭了(宗5:5,10)。
宗徒伯多禄揭露阿纳尼亚和他的妻子的不适当行为并对他说:“为什么让撒旦充满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神,留下一部分卖田地的钱?……你不是欺骗人而是欺骗天主”(宗5:3-4)。我们可以说阿纳尼亚借着一个孤立的、虚伪的良心欺骗了天主。虚伪的良心具体表现就是讨价还价、偏私、善于投机。虚伪是基督徒团体最坏的敌人、是基督之爱最坏的敌人:虚伪装扮的相互友爱,只寻求自己的利益。的确,失去真诚的分享以及不再炙热的仁爱则意味着助长虚伪,远离真理,变得自私,熄灭共融的火焰,并且置我们自己于冷酷的心灵之死。
有这样的行为的人就像教会的一个过客。在教会里有很多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将自己融入教会内:只是教会里的精神过客。我们不应在教会里做过客,要做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一个总体上仅仅为谋取利益、占取他人便宜的人必然造成内在的死亡。多少人说他们接近教会,司铎,主教,他们只是为寻求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毁坏教会的伪君子!
愿主耶稣为我们所有人祈求——倾注祂的温和之神,战胜所有的虚假,并且使滋养基督信徒团结的真道运行。此团结不仅是一个社会福利活动,是所有人尤其是穷人的慈母教会不可分割之本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