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需要把握的几个维度
发布日期:2025-01-02 | 作者:天光编辑部■时江玲
(上接2024年第24期/总第606期)
四、坚持系统协同,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
从历史经验和工作实际来看,宗教中国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体现为“形式相合”和“精神融入”两个层次。“形式相合”是考量宗教中国化的外在因素,方便切入且容易见到成效;“精神融入”是考量宗教中国化的内在因素,需要较长时期逐步推进。当前,在讲经讲道、建筑风格、仪式仪轨等方面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同时,还应着力加强宗教思想建设,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加强宗教工作法治建设,规范宗教团体管理,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建立起政府依法管理和宗教界自我管理的有机统一,推进宗教中国化由浅层次的“形式相合”向深层次的“精神融入”递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中国宗教自信自立的气质和形象。
五、坚持系统推进,不断开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生动局面
宗教中国化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宗教思想、宗教文化、宗教活动等许多方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交织,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也没有标准化模式供各地直接套用。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应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要切实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着眼国之大者进行系统谋划,做好整体统筹和顶层设计,为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证。另一方面,应尊重基层实践。鼓励基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开展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各宗教特点的创新实践,通过积累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开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生动局面。
六、坚持系统谋划,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宗教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不仅需要改革的精神,还需要开放的视野。应把立足国内推进宗教中国化和胸怀天下展示宗教中国化成果结合起来,鼓励我国宗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应把推动我国宗教“走出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高位部署、系统谋划,鼓励各地各宗教挖掘整理优势资源,打造对外交流品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实践。同时,应加快构建以宗教和谐为核心概念的宗教对外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我国宗教中国化故事。(完)(摘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