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发布日期:2025-01-24 | 作者:天光编辑部■周晓燕 陈凤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和宗教学研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强调宗教学研究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第一次旗帜鲜明提出加强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对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一、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的宗教学研究队伍
这是对宗教学研究队伍政治立场的要求。政治立场是宗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是宗教学研究为什么、站在哪一边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其他问题如何解决,归根到底受它制约、由它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同其他宗教学之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坚持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群众基础服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服务,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服务。具体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揭示宗教发生、发展、演变和消亡的规律,探索宗教与各种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党和政府处理各种宗教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知识储备,促进科学世界观的普及,使中华民族向着文明理性、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在宗教学研究中坚持人民立场,必须把如何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宗教学研究要“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不能成为发展宗教的工具,高校和研究机构不能成为传承宗教思想的现代基地,从事宗教学研究的学者也不能成为高校或科研体制内的“现代型教职人员”。
二、要培养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宗教学研究队伍
这是对宗教学研究队伍学术立场的要求。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宗教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个“持什么研究立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基本观点、原则、立场和方法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宗教问题上的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宗教和处理宗教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区别于其他宗教学的根本标志,在于学术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是彻底无神论的宗教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分野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也必然反映到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看起来属于宗教学领域的诸多学术争论,实际上是有神论与无神论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宗教学研究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被眼花缭乱的西方宗教学和宗教文化论所蒙蔽,背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未完待续)(摘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