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发布日期:2025-03-06 | 作者:天光编辑部(2023年版)
编者按: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号召社会各界坚持不懈开展主题教育。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天光编辑部特开辟专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核心内容进行连载,敬请读者朋友们认真研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上接第3-4期/总第609-610期)
军事战略科学准确,就是最大的胜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要毫不动摇坚持,同时要丰富和完善其内涵。要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加强军事力量常态化多样化运用,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要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立起来,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立起来,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把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强战争和作战指导,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努力提高战争指导水平。
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中很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指挥对抗的作用空前上升,作战指挥战略性、联合性、时效性、专业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要着力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打造坚强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全面提高我军威慑和实战能力。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当前,我军军事训练进入了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必须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要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做到按实战要求训练,实现作战和训练一体化。坚持以联为纲,以联合训练引领军兵种训练,以军兵种训练支撑联合训练,发展我军特色联合训练体系。军事训练来不得半点飘浮和虚假,否则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思想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要坚持不懈改进训练作风,旗帜鲜明向“和平积弊”开刀,坚决破除一切假大空的东西,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
战斗精神催生强大战斗力。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军历来以敢打敢拼闻名于世,过去我们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要始终保持敢打敢拼、赴汤蹈火的顽强战斗意志,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战斗精神,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要在艰苦严格的训练中、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在严峻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摔打和锻炼部队,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作风。
(201)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形势越复杂,越要有步骤、有策略地用好用活军事这一手。要坚持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筹划指导军事行动,善于根据斗争目的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把握好斗争的时度效。
立足最复杂最困难情况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保持战略清醒,随时准备打仗,立足现有条件打仗,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有力慑止战争,坚决打赢战争。统筹抓好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情况。深化战争和作战筹划,构建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开展作战体系短板弱项攻坚。把反恐军事斗争准备摆到战略位置抓紧抓好,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4.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2)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必须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在新时代,我们党制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强调到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掌握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主动;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机械化高度发达,信息化基本实现,智能化取得重大进展,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全面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军队。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在长期实践中,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定不移推进政治整训,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传承红色基因,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全面锻造过硬基层,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我们这支军队,靠改革创新走到现在,也要靠改革创新赢得未来。面对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我军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必须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加快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确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改变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改变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和兵力布势。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要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推进改革既定任务落实,搞好后续改革筹划论证,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推动我军建设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我军建设科技含量。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必须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组织选人,坚持从政治上培养、考察、使用人才,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完善识才、聚才、育才、用才制度机制。坚持为战争准备人才,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要法治化。要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增强官兵法治素养,维护官兵合法权益,依靠全军官兵共同建设法治、厉行法治、维护法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