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化
发布日期:2025-04-08 | 作者:天光编辑部编者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创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中国化发展是宗教在中华大地上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被证明。基督的福音随着福传者的步履数次进入华夏大地,而其真正在中华沃土上扎根、成长、开花结果,还要追溯到以利玛窦神父为代表的一批批传教士秉承“尊重”与“适应”的策略,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吸收与润化,才终于使基督信仰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天主教信仰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诞生了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天主教建筑、艺术、礼仪等珍贵成果,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尊崇敬仰。
为展示这些横贯古今的天主教中国化硕果,通过今昔对比,与大家共同体验百年来的繁华经典,并为我们今天的教会中国化发展实践道路提供宝贵参考和有益启迪,天光编辑部特策划新栏目“图说中国化”,以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天主教中国化礼仪与艺术“和、合、融、容”的非凡特征,让人们在直观美妙的视觉享受中感悟天主教中国化的深邃内涵。
“图说中国化”栏目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北京市政协主办的“衣冠齐楚·和美共生——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服饰文化篇专题展”天主教部分的系列图片。
教堂彩色玻璃花窗中的人物服饰
①西直门天主堂东侧彩绘花窗中的德理格神父正为第一批中国信友授洗的场景
②北京西直门天主堂外的圣福若瑟塑像
③北京西什库天主堂左耳堂彩绘花窗中的“中华圣人”像
西直门天主堂
西直门天主堂彩绘花窗中绘有授洗的场景,画面中受洗的中国家庭都穿着清代服装。
圣福若瑟的塑像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为清代男子常见的服装样式。
西什库天主堂
西什库天主堂彩绘花窗中有“中华圣人”像,穿民国时期约定俗成的中式礼服。
辅仁画派的天主教绘画作品
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师生为中心的艺术家们,大胆使用中国传统绘画方法来表现圣经题材,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形成颇具影响力的辅仁画派。
陈缘督(1902-1967)
辅仁大学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被誉为教会绘画领域的开路人。
陈缘督绘制的《三王来朝》,三王身穿朝服、戴卷梁通天冠、佩蔽膝,两歧履。三王身后的侍从武官身穿两当铠、头戴介帻。
①缘督绘《三王来朝》
②陈缘督绘《圣母子像》
王肃达(1910-1963)
王肃达绘制的《圣母冠冕图》,圣母的服饰参考了明代皇后的常服,头戴双凤翊龙冠,珠花宝钿,身着红色圆领袍,外套直领对襟式褙子,胸前披挂深青彩绣霞帔,霞帔有云霞龙纹。
王肃达绘《圣母冠冕图》梵蒂冈博物馆藏
清宫南薰殿旧藏崇祯帝生母孝纯皇后刘氏半身像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