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的美让我甘愿服务其中
发布日期:2020-11-05   |    作者:天光网站

 

——访北堂教友许芸

●刘源

                                                         

   

    编者按:许芸教友,圣名艾米莉。这位2014年才领洗入教的新教友,如今已经成为了北堂的一张“熟面孔”。堂区的多个团体当中都有她活跃的身影,特别是独具特色的“德肋撒之家”,给众多前来访问北堂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受信仰的过程中,许芸教友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在堂区服务的过程中,她又是如何慢慢进入角色,得以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她对未来的日子又有着怎样的憧憬呢?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她。

 

信仰门内回顾故事,深有感触提出建议

       采访一开始,许芸教友的圣名就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艾米莉,这似乎是个不太常见的圣名。许芸教友坦言取这个圣名背后有一段故事。2014年领洗前夕,她在网上查找属意的圣名,当看到一位叫做艾米莉的圣女的介绍时,她受到了触动。这位修女为患病的人操劳终生,她的爱德与医德让许芸找到了共鸣,便决定以她的名字作为圣名。后来许芸教友参加了教区的神学班,一次裴冬神父给大家留作业,让众人查找自己的主保庆日。许芸却并没有在礼仪手册上找到艾米莉的主保庆日,再到网上一看,发现只有法国才过这位圣女的主保瞻礼。

       这让许芸教友有些失落,她一度想要因此改掉这个圣名,但最终还是决定保留。她想把这件事作为一个启示告诉以后进教的弟兄姊妹,起圣名时最好找老教友咨询一下,特别是自己的代父代母,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这样就能避免再出现类似她这样的情况。

       说到这里,许芸教友坦言自己领洗之初,最需要的就是老教友的陪伴和指点,她相信新教友们都有与自己相似的需求。回想她在南堂当慕道班的陪伴员时,前来慕道的人很多都是因着生活中的挫折与伤害走进教堂,他们仰慕圣教会的爱与包容,却又无法从曾经受到的欺骗与伤害中释怀,与人交往时充满不信任与敌意。如果是信德坚固,信理精深,面对挑战时能够熟练运用教理教义说服他人的老教友作为陪伴员,往往可以帮助这些望教者在内心的剧烈碰撞中平复下来,因着信仰的力量得到心灵的疗愈,从而认可信仰,接受信仰。她举了一个甄雪斌神父面对望教者挑战时一语中的,让人心悦诚服的例子:那人问基督徒到底是要做什么,有什么标准。甄神父回答说,向善嫉恶。做事情的时候初衷都应该是好的,如果你发现做了是不对的不好的,就不要再做。

       没有复杂的理论,只用了四个字就将基督徒毕生所秉持的做人准则阐释清楚,有力地回应了质疑,更让前来慕道的众人明确了自己将要接受的是怎样的信仰,在主内的大家庭里将如何被爱环绕。这样精辟的归纳恐怕是绝大多数新教友无法达到的境界。而无法深入浅出地解答望教者的疑惑,可能也就意味着遗憾失去了本已来到天主羊栈旁的迷途羔羊。

       有鉴于此,许芸教友想要提出建议,希望神父能够让信德坚固,信理精深的老教友来负责陪伴慕道者,防止人因为得不到准确清晰的示范而离开教会。希望每位新教友刚刚进教时都能够得到代父代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代父代母能够像呵护新生的婴儿那样,去进一步陪伴、影响这些刚刚开始信仰新生命的主内弟兄姊妹。 

                                                            

神学班上坚定信仰,新北堂里热心服务

       许芸教友对教区神学班感情深厚,直言是神学班让她更加了解信仰,坚定信仰,决心在服务堂区的过程中活出信仰。2018年北堂大修后重新开堂,适逢许芸教友从神学班毕业。她走在美丽更胜以往的圣堂里,萌生出强烈的想要深入了解这座教堂,并服务于她的愿望。于是,许芸教友报名参加了堂区的团体接待组。

       北堂团体接待组主要负责接待前来西什库教堂参观访问的团体。为了更好地向来宾展示新北堂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内部装饰陈列的神学意义,特别是全面展现独具一格、异彩纷呈的彩玻画作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团体的弟兄姊妹们细心查阅资料,用心整理接待讲解稿,做足功课,尽力使来宾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圣堂华丽背后的精彩典故,为北堂之行锦上添花,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为了保证所有团体到来时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体贴的接待,大家明确分工,轮流值班,确保堂区开放时间内时刻有人值守待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体接待组的服务越做越熟练,越做越有信心。在神父的指导下,许芸教友和弟兄姊妹们决定趁热打铁,充分利用团体在接待服务方面积累下来的经验,将服务拓展到弥撒礼仪当中去。于是,一个新的团体——公弥撒礼仪接待组应运而生。

       按照教会的规定,主教座堂每主日上午九点的这一台弥撒被称为“公弥撒”。顾名思义,这台弥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弥撒礼仪接待组便是为了维护这台弥撒的庄重与顺利而建立的。可见团体身负重任,需要教友们具备更高的素质。而能够严格遵循圣教会的规范,为一台弥撒建立一个专门的团体,也可见北京教区对弥撒礼仪规范性和神圣性的重视程度。许芸教友坦言,服务公弥撒使团体肩负了更重的责任,受到了更多的历练,也收获了更快的成长。

       西什库教堂的堂院里,一块“德肋撒之家”的招牌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走进德肋撒之家,发现这里竟是一间小小的咖啡屋,优雅的装潢,咖啡的清香,使人们暂时忘却周遭的一切,坐下来放松享受片刻的闲暇。北堂里设置了这引人注目又出人意料的一角,看似别出心裁,实则也是天主恩许的工程,于冥冥之中借着许芸教友的思想而成就。

       6年前,曾就职于外企的许芸教友对咖啡产生了兴趣,她学会了制作手磨咖啡的技术。此后不久,她领洗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就这样,许芸教友把这项特长带到了北堂,就像带来了一粒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最终孕育出了“德肋撒之家”。

       回想起刚刚建立这间咖啡屋的时候,条件艰苦,经费不足。但是坚持一下,尝试去创造条件,“事就这样成了。”(参见《创世纪》)许芸教友得以在这里把喜欢的事情做下去,虽然制作一杯杯咖啡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她却充满了喜乐。因为她发现,德肋撒之家没有辜负人们所赋予的德肋撒之名,她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成就慈善事业的平台。

       一方面,许芸教友和团体的弟兄姊妹们把制作咖啡的收入全部捐给“天慈公益”,用于慈善事业。更重要的是,很多慕名前来北堂的外国友人和企业家教友,这些真心想要投资慈善事业,又担心自己的资金所托非人,无法真正用在弱小兄弟身上的踌躇之人,纷纷被北堂这一方小天地的清雅与宁静所吸引。于是他们约上神长教友,坐在德肋撒之家里,一杯咖啡,一番对谈,因着对教会的信任,有时候就能敲定一个慈善项目。许芸教友欣慰地看着这样的情形发生,真心希望德肋撒之家能够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越来越多处于贫病中的弟兄姊妹因着这里,因着教会,因着天主而获得帮助。 

新的责任新的挑战,蒙主拣选努力做工

       经过近6年的历练,许芸教友逐步成长为北堂的教友骨干,也得到了神长教友们的关注与重视。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市天主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上,许芸教友被选举为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监事。西城区天主教爱国会也决定吸收她成为爱国会的成员。

       谈到找许芸教友来做爱国会工作的原因,西城区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汪颖教友这样说:“想要做好爱国会的工作,需要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具备比较深厚的神学基础;二是能够深入堂区,善尽教友的本分,得到教友们的信任与支持;三是最好是年轻人,有活力有能力;四是要做好遭到非议的准备,能够顶住压力,排除杂音,只为天主的事业而努力做工。”“许芸从教区神学班毕业,在堂区的服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信德、年龄、能力,各方面都很适合。”应当说,能够被神长教友所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褒奖。愿许芸教友再接再厉,善用天主赋予的能力,为北堂、为教会增添一抹更为靓丽的色彩。